詳解三花聚頂含義與特征表現(xiàn)(三花聚頂是什么意思)
經(jīng)常在一些影視劇或者小說中看到,修煉之人練到“三花聚頂”的境界即可通神,簡直神乎其神,在《封神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橋段,三霄娘娘為替趙公明報仇,施法布下九曲黃河陣,將十二大金仙困于陣中,盡皆削去頂上三花,廢為凡人。
可見這三花對于修道之人的重要性,那么這里的三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常人是否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
因為最近在籌劃這篇文章的關(guān)系,我問了身邊朋友關(guān)于“三花聚頂”的理解,結(jié)果很多朋友都認(rèn)為,這是神話故事杜撰的出來的詞,只當(dāng)故事聽了。
還有人說,三花聚頂是因為內(nèi)功達到一定火候,身體承受不住體內(nèi)的火氣,所以額頭上會冒出三顆痘,若是路上看到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內(nèi)家高手…
聽到他們的回答我也是夠夠的了,不過第二個還挺靠譜的,額頭冒痘可不就是上火上的嘛。
含義
其實,所謂三花聚頂,最早出自中國道家內(nèi)丹術(shù)語中,“三花”分別是指人花,煉精化氣;地花,煉氣化神;天花,煉神返虛。
看這后面的解釋,不明白的還以為這真是玄幻小說呢,其實,三花的“花”通升華的“華”字,意思就是凝聚一身精華融會貫通。
而這所謂的精華,其實就是指人的精氣神,如果把這三花拆開了揉碎了講,我們就會明白,這是一門養(yǎng)生之道,而且還頗有道理。
蕭廷芝《金丹大成集》說:“問三花聚頂。答曰:神氣精混而為一也
關(guān)于精氣神,古代道家或者醫(yī)家稱為人之三寶,也稱“三陽”,這里的“三陽”與“三陽開泰”也是同一個意思,64卦中的泰卦上為三陰爻,下為三陽爻,而“陽”的性情向上,所以不斷升華精氣神的陽性一面就會達到“泰”的效果。
精氣神,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命力是否旺盛,而精氣神的強弱不僅取決于先天條件,更看重后天修養(yǎng)。
古人認(rèn)為:
腎主精,五行屬水,五方屬北,陽干為壬陰干為癸;
肺主氣,五行屬金,五方屬西,陽干為庚陰干為辛;
心主神,五行屬火,五方屬南,陽干為丙陰干為丁。
所以要練至三花聚頂?shù)木辰?,則需要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從哪下呢?我們還需要分析以上每個部位的天干習(xí)性。
真意
十天干每兩個代表一個方位和五行,其中一陰一陽,所以按照古代《天干萬物類象》來講,“陽”往往代表積極陽光的一面,“陰”代表消極孱弱的一面,要達到三花聚頂,則需要祛除陰性升華為陽性,即為《易經(jīng)》中的“否極泰來”。
腎精:陰性-縱欲濫淫 陽性-固本培元(少縱欲)
肺氣:陰性-暴跳如雷 陽性-氣定神閑(少脾氣)
心神:陰性-焦躁不安 陽性-定心凝神(少焦躁)
所以,有句話叫“古人誠不欺我”,綜上所述,所謂三花聚頂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身養(yǎng)性法,從個人精神狀態(tài)的調(diào)整到脾氣控制,再到心性鍛煉,只要能夠做到革故鼎新,就必然會有一個容光煥發(fā)的精神狀態(tài)。
這種狀態(tài)不僅去除了我們平時繁忙與瑣碎生活中的萎靡、不滿、不忿、反而換來了精神、淡定、涵養(yǎng),這豈不是也算領(lǐng)會到了三花聚頂中“花”的真意了嗎。
恍然大悟
最后,就連灑家我在分析完這些后也是恍然大悟,古人修煉是為長生,為達長生而探索法門,而這個法門的關(guān)鍵就在于,身體健朗(精),不發(fā)脾氣(氣),心態(tài)平和(神),那么任何人若做到這些,可不就活得久嗎?想到這里,茅塞頓開,再說一句:“古人誠不欺我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愛自由,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5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