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隧道可能嗎(到臺灣海底隧道)
臺灣海峽隧道可能嗎,到臺灣海底隧道。小編來告訴你更多相關(guān)信息。
前些天爆火的一首歌,名叫《2035去臺灣》,歌詞中有一句“坐著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讓許多中國人心有所感。中國要崛起,太需要國家的統(tǒng)一和團結(jié)了。
屈指一算,離那時只有13年了。無論13年后,歌詞里的場景能不能實現(xiàn),至少在目前的國家規(guī)劃里,確實已經(jīng)存在這條高鐵了。如果你在手機導(dǎo)航里搜索“京臺高鐵”,就會看到這條“建設(shè)中”的高鐵線。
2016年,我國推出的《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中,提出了“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其中的“京港臺通道”中,包含一個“京臺”通道,就是上述的京臺高鐵了。
必須要說的福平鐵路
說起京臺鐵路,就不得不提其中的一小段:福平鐵路(福州到平潭)。
福平鐵路也是最晚通車的一段,它開建于2013年,在2020年底才通車。福平鐵路全長88公里。它為公鐵兩用,上次為高速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為雙線鐵路。
平潭是個海島上的小縣城,按道理說,它通高鐵也罷,不通也好,并不是非常緊迫的。但它是大陸與臺灣鐵路通道的先期工程。
你可能想問:為什么才88公里,就修了七八年?
因為這段鐵路的修建難度很大。它沿途串聯(lián)了多個海島,需要建很多橋和隧道,其中包括一段長達16.34千米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像這種超長的跨海大橋,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若把橋的類型限制為“公鐵跨海大橋”,它是世界第一長的橋。
世界第一可不是好當(dāng)?shù)?。建造這樣一座大橋,工程技術(shù)方面的難度可想而知,工程師們甚至需要創(chuàng)造新技術(shù)來應(yīng)對施難題。
除了橋本身不容易修,人們還要不停地對抗惡劣天氣。一年365天,這里刮6級以上大風(fēng)的天數(shù)就超過了300天。施工期間,該項目還遭到了多次臺風(fēng)襲擊,每次都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有了福平鐵路,整條京臺高鐵的大陸部分,已經(jīng)全線通車了,只剩跨越臺灣海峽的最后一段了——當(dāng)然,這一段的難度有點大,你懂的。
建跨臺灣海峽通道難在哪兒?
眾所周知,修這段高鐵的最大難題,不是工程技術(shù)方面的。然而,工程技術(shù)方面的難題,也是不小的。
今天不聊別的,就淺顯地聊一聊工程難度。當(dāng)然了,深入聊工程技術(shù)也不是本人能做到的;退一步講,就算我能做到,您也未必愛看,你說是不是?
平潭對面,是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與臺灣的新竹直線距離“只有”68海里(126公里)。京臺通道修到平潭,顯然是有原因的。
這樣的距離,修橋是不可能的,要修通,只是是海底隧道。
為啥?因為臺灣海峽的平均水深為60米,最深處為88米。如果要修成橋,橋墩怕是要上百米了。別忘了,橋底下還要過輪船的。
橋墩不是不能過超過百米。我國貴州的赫章特大橋,最高的那個橋墩高達195米;四川的金陽河三峽連心橋,最高的6號橋墩196米。
但你要弄明白:這些橋墩是建在峽谷上的,不是建在水里的。更何況,這些橋的超高橋墩并不多,頂多一兩個而已;如果跨海建一個一百多公里長的橋,并且橋墩個個都是百十米,那真是毫無可能的。
那就建隧道吧,這個海底隧道好建嗎?說好建的肯定是傻子,和世界上已有的海底隧道一比,你就知道有多難了。
日本青函隧道,世界第一長的海底隧道,是日本本州島到北海道島之間的一條海底隧道,長是54千米,其中海底部分是23千米。為了修這條隧道,日本前后用了24年,直到1988年才修通。強調(diào)一下,青函隧道的最大水深是140米,這比臺灣海峽要深許多的。
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連通了英國多佛港和法國加來港,世界第二長,耗資約150億美元,1986年開建,1994年建成。它由三條長51千米的平行隧道組成(公路隧道、鐵路隧道、服務(wù)隧道),其中海底段為38千米。它的建成,使英、法兩國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意義重大。
以上兩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長海底隧道。
下面重點比較一下英吉利海峽與臺灣海峽。
與英吉利海峽(最窄處34公里)相比,臺灣海峽寬了4倍??梢灶A(yù)期,如果修通隧道,海底段加上兩端的引線,全長將超過150公里,三倍于英吉利海峽隧道!
深度方面,英吉利海峽最窄的地方(名叫多佛爾海峽)平均水深為30米,最淺處只有24米。從這一方面來講,臺灣海峽也是其深度的三倍。
我國有這個技術(shù)嗎?
個人感覺,只要錢到位,應(yīng)該是可以的。但任誰也不能打包票,因為我國還沒有嘗試過同樣規(guī)模的工程。
我國現(xiàn)有的、較長的海底隧道,有下面這些:
廈門翔安隧道,全長8.7公里,海底段4.2公里,最深處在海平面以下70米,2010年通車;
廈門海滄隧道,全長7.1公里,海底段2.8公里,最深處72.6米,2021年試通車;
膠州灣隧道,全長7.8公里,海底段4公里,2011年通車。
鐵路隧道方面,青島地鐵1號線有一個隧道,長達8.1公里,于2018年貫通。
可以看到,近十幾年來,我國才開始嘗試建一些7~8公里長的海底隧道。再長的海底隧道,我國還從來沒有嘗試過。
不過,我國號稱“基建狂魔”,這稱號可不是白給的。之所以沒有修更長的海底隧道,并不是不想建、不能建,而是沒輪到。換個說法:我國應(yīng)該也沒什么地方需要修海底隧道了——除了幾個要大動干戈的超級工程。
下一步,我國還真有可能再修幾條超級的跨海隧道。除了臺灣海峽這個隧道,我國還設(shè)想過另一個同樣宏偉的海底隧道!
在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wǎng)規(guī)劃綱要》寫入了一個名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計劃,即從山東蓬萊修到遼寧大連(長約120公里),可使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運輸距離縮短數(shù)百公里!這個工程的預(yù)期投資達數(shù)千億人民幣,足以匹敵三峽工程!
渤海隧道和臺灣海峽隧道,其工程量將是英國和日本那兩個隧道的數(shù)倍,不論工程難度,還是資金需求,都將是非常驚人的。就算要建,前期也需要漫長的準(zhǔn)備階段。開建之后,還要經(jīng)歷漫長的工期。參考英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很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工期,也許還要20年以上!
而且,我國不大可能同時開建兩個這樣的超級工程,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工程要一個一個地建。
所以,我國會優(yōu)先考慮什么工程呢?
我想,與其討論什么時候修跨臺灣海峽的隧道,倒不如先來了解一下:為什么通往海南島的公路、鐵路還沒修?照理說,這瓊州海峽更窄,而且修路的必要性也更大。大家可以看看,這幾年海南島春節(jié)后的輪渡都堵成什么樣子了!
我有一句話先撂這兒:瓊州海峽海沒有通車,臺灣海峽就沒有開建的可能!渤海也是!
瓊州海峽的跨海通道
那么,瓊州海峽的跨海通道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呢?
瓊州海峽,東西長80公里,最寬處39.6公里,最窄處19.4公里。海底深度不均勻,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14米。
數(shù)字上看,它除了深度比臺灣海峽大,別的數(shù)字都小了好大一圈兒。
我國已經(jīng)多次論證瓊州海峽的跨海通道了,有人說要修成海底隧道,有人說要修成橋,有人甚至建議用土石方把海峽填住,直接修路。
具體的方案也有了,但不管是哪個方案,投資都將會是千億級別的。
因為海水較深、地質(zhì)不穩(wěn)、天氣復(fù)雜等多重因素,任何一個方案技術(shù)難度必將是很大的,施工中不可預(yù)知的難題也必將是很多的。
目前,瓊州海峽怎么修路,仍在論證中。具體的開工時間,還沒有敲定。朕很強烈的預(yù)感:這個工程離開建真的不會很遠(yuǎn)了。
等可以開車上海南島了,也許是10年后了;10年后,我國才有可能真正考慮臺灣的跨海通道,那恐怕又是10年以上的等待。
如此說,歌詞描繪的景象,大概率是不能如期實現(xiàn)了。
當(dāng)然,只是不能如期實現(xiàn),最終實現(xiàn)一定是避免不了的,任哪個烏龜王八的蛋,也阻擋不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7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