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jié)是幾月幾號中國(情人節(jié)是哪一天多少號)
情人節(jié)是幾月幾號中國,情人節(jié)是哪一天多少號。小編來告訴你更多相關信息。
馬上西方的圣瓦倫丁節(jié),也就是情人節(jié)就要來了,這個節(jié)日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比春節(jié)三十而還要隆重和厲害的節(jié)日。西方的節(jié)日不僅成為小年輕們表達先進思想的輸出口,也成為各大商家順勢撈金的好借口。當鋪天蓋地的紅玫瑰、巧克力、鉆戒、包包漫天飛的時候,你可知道老祖宗在千年前,就把這份關于愛情的美好愿景,用節(jié)日里的歡愉表達的淋漓盡致了。
或許你要說,恩,我知道,中國的情人節(jié)就是七夕,我們也過啊,我們也會在這一天約自己的愛人一起吃飯啊,但你還真的錯了,中國的情人節(jié)還真不是七夕,今天,我們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中國的情人節(jié)——元宵節(jié)。
很意外吧,居然不是七夕。是的,很多人都以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是七夕,但老祖宗給我們的關于愛與被愛的日子,是元宵節(jié),也叫上元節(jié)。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很多古裝電視劇,年輕男女們總是在上元節(jié)這一天,帶著面具,拿著信物,來到城市最熱鬧的地方,賞花燈,看煙火,尋尋覓覓那位摯愛之人呢。
“一年明月打頭圓”,正月十五正好是新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古人又把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在中國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西漢《太初歷》將正月十五列為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并在漢文帝與漢武帝時期,正式將正月十五命名為了元宵節(jié)。《歲時雜記》里也有記載說元宵節(jié)是沿襲道教成規(guī)。因為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jié)”,合稱“三元”,元宵節(jié)即上元節(jié)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在中國古代封建的傳統(tǒng)社會中,待字閨中的年輕女孩兒是不被允許外出自己活動的,俗話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女孩子們只能在家中學女紅,習規(guī)矩。只有在過元宵節(jié)的時候,女孩兒們才可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去玩兒,而正是元宵節(jié)賞花燈的時候,未婚的男女便可借此賞花燈看煙花的機會,好好交誼溝通,順便給自己物色心意的對象了。
元宵節(ji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和唯美浪漫的節(jié)日,有太多滿腹詩詞的兒郎,用絕美的詩句抒發(fā)著對這一天的贊許和對愛情的向往,北宋著名世人歐陽修就說道,“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人,淚滿春衫袖?!保瑥男牡装@著對情人的萬般思念之苦。而辛棄疾也曾感嘆于,“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而陳三和五娘在元宵里的一見鐘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節(jié)里的情定終生......,太多太多關于愛情的美好,在元宵上元這天,被歷史所銘刻,被后世所贊頌,就如同我們最熟悉的《大明宮詞》中,周迅飾演的太平公主和趙文瑄薛紹,在上元節(jié)的熱鬧人群中的那一幕回頭一笑,牽動了多少少男少女對愛情的期許和向往。
關于愛情,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被人們所一直歌頌與傳承的信仰。我們習慣于用每一個美好的日子來謳歌和贊許愛與被愛,只是中國千年文化傳統(tǒng)里,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內斂和婉約,讓我們對愛情總是欲言又止,欲語還羞。而在思想越來越開放的現在,人們對情緒表達的不斷崛起和釋放,讓愛情這件本就美得不可方物的事情,急需找到脫口而出的宣泄之口,所以西方的2.14情人節(jié),便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與喜愛,卻遺忘了老祖宗們其實也是對愛情極為苛求與奔放的。
在我們過慣了西方的2.14之后,我們是不是應該回過頭來,好好理解與品嘗一下屬于我們自己的,屬于東方千古文化的,關于愛的節(jié)日,他是那么的唯美,那么的飽滿,那么的激情四射,那么的美輪美奐。可真不要有哪一天,變成了別人家的節(jié)日時,才恍若想起,我們老祖宗是多么的美好。
祝你所遇皆良人,萬事皆如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7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