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線火車相撞事故反思(大秦線兩列火車相撞于鐵路橋)
這真是一條始料未及的消息:4月14日下午,大秦線天津薊州州河灣大橋路段鐵路突發(fā)一起嚴重的列車相撞事故,兩列長長的列車撞在了一起,造成9節(jié)車廂墜落橋下,這是近幾年來比較嚴重的一次列車相撞事故。
兩列列車都屬于是貨運列車,司機在火車相撞前早就發(fā)現(xiàn)了情況不對,趕緊跳車逃離了,跳車時只受了點輕傷,列車相撞沒出人命這已經(jīng)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大家也可以長長地噓了一口氣,假若是客運列車相撞,后果不堪設想。
人們不免覺得奇怪,鐵路上不是早就有一套完善的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ǒng)(TDCS)嗎,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列車相撞事件呢,難道是TDCS出現(xiàn)了“漏洞”?在分析事故原因前,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鼎鼎大名的“大秦線”。
大秦線是大秦鐵路(Datong-Qinhuangdao Railway)的簡稱,大是指山西大同市,秦是指河北秦皇島市,是一條連接河北省秦皇島市與山西省大同市的國鐵I級貨運專線鐵路,大秦線也是我國首條煤運通道干線鐵路。
大秦線于1985年動工,1992年竣工通車,全長約653公里,共有37個貨運站點,由于鐵路所處地區(qū)的山峰較多,鐵路橋建得比較多,截至2018年12月28日,大秦鐵路累計運送煤炭60億噸,大秦線為了中國的發(fā)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大秦線鐵路分為上行線和下行線,上行線為大同市至秦皇島市,下行線為秦皇島市至大同市,它們并不是完全平坦的,據(jù)了解,上行線最大坡度為4‰,下行線最大坡度卻高達12‰,4月14日兩列列車相撞發(fā)生在上行線上。
據(jù)了解,4月14日的相撞事故是這么回事,一輛載滿煤炭的運煤列車正駛向秦皇島方向,結果與一輛自動向后滑行的列車相撞,向后滑行的列車應該屬于無人控制狀態(tài),這就跟“汽車司機離開后忘記剎車,結果汽車自行滑動”一樣。
所以,這并不是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ǒng)(TDCS)出了問題,不過,鐵路上的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ǒng)(TDCS)還有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有待進一步智能化和信息化,將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掐滅在萌芽狀態(tài)中。
根據(jù)現(xiàn)場事故畫圖推測,向后滑行的列車可能滑行一段非常遠的距離,估計有上百米,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在沒有列車司機的情況下列車受外力影響自行移動,在《鐵道工程學》中有一個專業(yè)叫法,“溜逸”。
這就更奇怪了,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為何重達上千噸的列車會自行移動呢?專業(yè)說法是,列車的止輪措施不到位,或者沒有采取止輪措施,這就跟汽車沒有拉手剎一樣,如果在不平坦的馬路上不拉手剎,汽車可能會滑行。
那么,列車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溜逸”呢?在非常平坦的鐵路上,即便列車沒有做止輪措施,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自行移動,只有出現(xiàn)以下三種情況,列車才有可能出現(xiàn)溜逸,我們來看看。
第一種情況,列車沒有做止輪措施或者是止輪措施做得不到位,列車在有坡度的鐵路上自行移動,要知道大秦線上行線最大坡度為4‰,再加上一定的風力作用,完全是有可能自行移動,緩慢向后溜逸。
第二種情況,列車做了止輪措施,但由于出現(xiàn)了很強的風力作用,再加上坡度十分陡峭,止輪措施失去了效果,一旦止輪措施無效,列車將加速移動。
第三種情況,非常平坦鐵路上的列車沒有做止輪措施,但遇到了極強風力,例如12級狂風,它是完全有可能把沒有做止輪措施的列車給吹動的。
當然了,以上只作為列車事故的參考,列車相撞事故的起因還在調查之中,到底是個什么情況目前還不好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盡快恢復大秦線鐵路運行,多等待一個小時,就有可能多損失好多錢,然后調查清楚事故起因,汲取經(jīng)驗教訓,杜絕事故再次發(fā)生。
列車溜逸事故被記錄了兩次,一次是在2008年2月,另一次是在2013年10月,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有多人傷亡,所以,這已經(jīng)是第三次了。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有趣探索#大秦線兩列火車相撞前司機跳車逃離#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fjap/9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