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冰箱夏天調到什么檔位(夏季冰箱1-7檔的檔位推薦)
每天一道生活小訣竅,健康營養(yǎng)的在身邊。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jīng)知道在低溫下保存食物能起到保鮮的作用,于是便有了用冰塊保存,地窖食物的方法。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慢慢地出現(xiàn)了冰柜、冰箱,如今冰箱的制造技術已經(jīng)很成熟了,并且走進了千家萬戶,早已成為家用電器的標配。
冰箱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是按冷卻、用途、制冷方式等分類,它可以保持一個恒定的低溫,使食物能夠得到保鮮。冰箱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發(fā)展,功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智能,傳統(tǒng)的冰箱只有冷藏室和冷凍室,而現(xiàn)在的冰箱則多了一些除菌凈味等功能,用起來越來越方便了。
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到來,坐在家里吹著空調吃著冰鎮(zhèn)西瓜是清清的夢想,大家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呢?一到夏天,食物容易變質,我們就越來越需要冰箱,它不僅可以給新鮮食品進行保鮮,水果、蔬菜都可以放進去冷藏起來,就算是這頓吃不完的菜,套上保鮮膜放進冰箱里冷藏,下一頓還是可以接著吃。再買一些冰棍回來冰著,就不用每次都出去買了,有了冰箱之后非常的方便。冰箱是保存食物的大功臣,但是冰箱的1到7檔很多人都調錯了,這樣長時間使用之后,不僅浪費電又浪費錢,今天清清教你一句口訣,不怕再調錯冰箱檔位,一起看看吧!
一、了解冰箱檔位
冰箱的檔位開關一般都設置在冷藏室,通常有0到7檔,有些是有數(shù)字標明的,有些則沒有,可能會用黑點代替,而有些冰箱則比較智能,有顯示屏,但他們的檔位作用都是差不多的。
0到7檔,哪個檔位的溫度低,哪個檔位的溫度高呢?0度的檔位溫度高 ,因為這是溫度停機開關 ,而7檔則為強冷的不停機檔,所以說檔數(shù)越大,溫度就越低,檔數(shù)越低溫度就越高,這個大家要牢記,不要弄混了。
二、調節(jié)冰箱檔位的誤區(qū)
冰箱有0到7個檔位,說明需要我們根據(jù)季節(jié)去調節(jié),只有在不同的季節(jié)調到正確的檔位,才可以讓冰箱正常運行,延長冰箱的壽命,也可以省下一些電 ,但是我們在調節(jié)冰箱檔位的時候,總是會存在一些誤區(qū)。
許多朋友覺得冬天的溫度低,冰箱里的溫度就應該調高一些,也就是說要把檔位調低,而夏天的溫度高,冰箱的溫度就應該調到最低,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正是因為夏天的溫度高,我們才要把冰箱的溫度也調高,因為室溫和冰箱里的溫度不能差太多,相差太大導致冰箱超負荷運轉,這樣不僅耗電量大,還會影響冰箱的壽命,你知道了嗎?
三、正確調節(jié)冰箱檔位
春夏秋冬四季溫度不同,冰箱里的溫度自然也要隨之而變化,如果沒有掌握冰箱檔位的調節(jié)方法,就會出現(xiàn)冰箱結冰的現(xiàn)象,就連冷藏室都會有一些冰霜,其實這個時候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了,那么我們到底怎么調節(jié)才是正確的呢?
在春秋季節(jié),溫度沒有那么高也沒有那么低,我們可以把冰箱的檔位調到4檔,而夏季的溫度高,可以調到2~4檔之間,冬季溫度低,就把冰箱的檔位調到4~6檔。每一個季節(jié)都把檔位調對,可以延長冰箱的使用壽命,也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問題,耗電量也不會變大,大家要記住哦!
四、冰箱使用注意事項
一年四季,我們總會往冰箱里存放很多東西,特別是夏天,更是多了一些冰棍、水果、冰淇淋這些吃的,一個小小的冰箱卻承受了那么多的責任,所以我們也要學會使用冰箱,減少冰箱的負荷運轉,才能讓冰箱的壽命更長,也更好的正常工作。
首先冷藏是我們肯定會放上很多的生食熟食,生食和熟食記得要將他們分別用保鮮袋包好,特別是熟食,放進冰箱保鮮時 一定要用保鮮袋裝起來,這樣才不會發(fā)生串味,也不容易與其它食物接觸而滋生細菌。其次,冷凍室里的食物也不要過于密集的擺放,留有一定的空隙,這樣比較有利于冷空氣循環(huán),食物也能得到更快的降溫。最后,我們要定期清洗冰箱,一般用久了冰箱總會結出厚厚的冰,我們要定期清理掉,防止冰箱超負荷運轉而導致?lián)p壞。
往后的天氣只會越來越炎熱,家家戶戶一定都需要缺少冰箱,調節(jié)冰箱檔位記住這個口訣:“春秋4檔左右,夏季2~4檔 ,冬季4~7檔 ”。學會之后,不僅可以讓冰箱延長冰箱壽命,還可以省電費又省錢,夏天吃上冰冰爽爽的西瓜也完全沒有問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夏天,如何調節(jié)冰箱檔位你知道了嗎?這樣做既不費電還能省下一筆錢,太實用了。如果你也喜歡今天的分享,記得給清清點贊轉發(fā)哦!好了我們下期再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