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的功效與應用(綿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萆薢,又稱百枝,性味苦,平。入肝、胃、膀胱經(jīng)。利濕去濁,祛風除痹??梢杂糜谥委煗駸釋е碌男”悴焕蝾l尿急,尿痛,或者小便渾濁,白如米泔水等,是治療膏淋的要藥,以及風濕導致的關節(jié)疼痛,活動不利,腰膝痹痛等癥狀。腎陰虛的人不適合使用。
萆薢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或粉背薯蕷的干燥根莖。主產(chǎn)于浙江、湖北等地。春秋兩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常生用。
一、萆薢的功效:
萆薢味苦,平。歸肝、胃、膀胱經(jīng)。功效能 利濕去濁,祛風除痹 。尤善治膏淋之證,被譽為“膏淋之要藥”。
常用于 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濕痹痛,關節(jié)不利,腰膝疼痛 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jīng)》:“主腰背痛強,骨節(jié)風寒周痹,惡瘡不瘳,熱氣。”
《本草綱目》:“萆薢,足陽明、厥陰經(jīng)藥也。厥陰主筋屬風,陽明主內屬濕。萆薢之功,長于袪風濕,所以能治緩弱頑痹、遺濁、惡瘡諸病之屬風濕者?!?/p>
《藥品化義》:“主治風寒濕痹,男子白濁,莖中作痛,女人白帶,病由胃中濁氣下流所致,以此入胃驅濕,其癥自愈?!?/p>
《玉楸藥解》:“萆薢疏瀉水道,驅經(jīng)絡關節(jié)之濕,治手足痿痹癱瘓,小便白濁頻數(shù)諸證,并醫(yī)惡瘡痔瘺?!?/p>
《本草備要》:“祛風去濕,以固下焦,補肝虛,堅筋骨,益精明目。治風寒濕痹,腰痛久冷,關節(jié)老血,膀胱宿水,陰痿失溺,莖痛遺濁,痔瘺惡瘡?!?/p>
二、萆薢的配伍應用:
1.用于膏淋,證見小便混濁、色白如米泔。萆薢能利濕而分清去濁,為治膏淋之要藥。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常配伍益智仁、石菖蒲、烏藥,即 萆薢分清飲 。
若治濕熱下注,小便頻數(shù)赤痛者,萆薢也可與石韋、老鸛草、滑石、通草等清熱通淋藥配伍,有較好療效。
張錫純言:“萆薢味淡而溫,故能直趨膀胱溫補下焦氣化,治小兒夜睡遺尿,或大人小便頻數(shù),致大便干燥?!?/p>
2.用于風濕痹痛、腰痛。萆薢能祛風濕,舒筋通絡。治寒濕痹痛,常配伍附子、牛膝等,即 萆薢丸 。若治濕熱者,可配伍桑枝、秦艽、薏苡仁等藥。
若治風濕四肢浮腫,肌肉麻痹,甚則手足無力、筋脈緩急之證,常配伍續(xù)斷、附子、防風、天麻、乳香等,即 續(xù)斷丸 。
著名的“ 史國公藥酒 ”中亦用萆薢,取其祛風濕之功。
若治痿證,可以萆薢配伍杜仲、肉蓯蓉、菟絲子等,即 金剛丸 。
陳無擇治五種腰痛,常以萆薢配伍補骨脂、續(xù)斷、木瓜、杜仲等,即 立安丸 。陳氏言:“常服補腎,強腰腳,治腳氣。”
朱良春治風濕痹痛及痛風證,亦常應用萆薢。尤其以下肢重者,筋脈掣痛,伴口苦溲黃者,常以萆薢配伍薏苡仁,再配合黃柏、威靈仙、牛膝、地龍、當歸、徐長卿等藥,常獲良效。此法亦可用于風濕坐骨神經(jīng)痛的治療。
三、萆薢的用法用量:
萆薢常入煎劑,也可做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十余克至幾十克。
汪昂言:“有黃白二種,黃長硬,白虛軟。軟者良?!?/p>
四、萆薢的應用注意:
萆薢分清去濁,故 腎陰虧虛、遺精滑精者慎用 。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