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最多的漢字是什么字
中國的漢字有8萬之多,臺灣地區(qū)教育主管機關(guān)編撰的《異體字字典》第五版,內(nèi)容含正字與異體字,共106230字,是收錄最多漢字的字典。
一說到漢字,大家都熟悉,但是說到筆畫最多的漢字,想必會惹來爭議,因為歷來對于筆畫最多的漢字,大家說法不一。
專家的說法是,筆畫最多的漢字是“龖(dá)”字,此字由兩個繁體的龍字組成,表示龍騰飛的樣子,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飛龍也。從二龍。讀若沓。
徒合切 文五。此字在康熙字典中有收錄,筆畫為32。
對于其他筆畫更多的漢字,專家稱不實用、沒意義。
陜西人,經(jīng)常在大街小巷見到biang字,筆畫為56畫,我認為是筆畫最多的漢字。
而且意義很大,應(yīng)用也很廣,是漢字里筆畫最多的,雖然用計算機不能輸入,字典里也查不到,但是大家都認識,也都知道,而且都在用,都在說,這就足夠了。
下面就來說一下biang字是怎么來的,當然關(guān)于此字的來歷,有很多版本,有一個版本普遍為大家所接受。
據(jù)傳,一位秀才來到陜西咸陽,窮困潦倒,饑寒交迫,正當他饑腸轆轆時,聽到街邊一個飯店里發(fā)出biang biang的響聲,秀才進去一看,才知道,師傅正在做面,秀才身無分文。
但是看到誘人美味的biang biang面,實在抵擋不了誘惑,便讓店家來一碗biang biang面。當秀才吃完結(jié)賬時,尷尬的場面出現(xiàn),一摸口袋,空空如也。
店家便說到:“小店概不賒賬,請客官結(jié)賬”。秀才哪有錢結(jié)賬啊,此時秀才靈機一動,便問:“請問這是什么面?”
店家說:“biang biang面”,秀才又說:“biang?怎么寫?”
這一問把店家問住了,秀才見店家答不上來,便說到:“不瞞你說,我確實無錢付賬,但是我不會賴賬,我與你寫一個biang字來換此碗面,如何?”
店家一聽,也罷,看你怎么能憑空捏造一個字。
秀才一邊寫一邊念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朝前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加著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坐個車車咸陽?!?/p>
一個大大的biang字便寫了出來,寫盡了山川地理,世態(tài)炎涼。后秀才中了狀元,并到多地任官,從此biangbiang面的名聲隨便在多地傳開。
這里順便說一下,biang biang面是關(guān)中特色美食,特意選了一張biangbiang面的圖片,供大家參考。
還有,biangbiang面的叫法來源于做面時,面在案板上的撞擊之聲,并非吃到嘴里發(fā)出的聲音,biangbiang面做法也很多,這里不做介紹。
有兩點比較重要,一是面要餳(xíng)好,這樣才會勁道光滑,二是油潑辣子要正宗。
陜西有諺語:“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兒女高唱秦腔,吃一碗biangbiang喜氣洋洋,沒有辣子還嘟嘟囔囔。”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