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白居易為何被稱為香山居士(香山居士是誰的雅號)
白居易為什么稱做“香山居士”呢?我想和友友們聊聊。香山居士的香山并不是北京的香山,而是指的是河南洛陽的香山寺。晚年的白居易思想日趨消沉,目睹了宮中勾心斗角的殘酷事實,他決定遠離宦海,隱居在東都洛陽。
我們回顧一千多年前,那時的白居易,也經(jīng)歷了高考(科舉考試),意氣風發(fā),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那時的他“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進士第四名,這樣的成績,足以讓世人驚嘆。為何?“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p>
在十七名新科進士當中,只有他是最年輕的。那時的他大筆一揮,又寫下一首及第詩:
及第后歸覲留別諸同年
十年常苦學,一上謬成名。
擢第未為貴,賀親方始榮。
時輩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軒車動行色,絲管舉離聲。
得意減別恨,半酣輕遠程。
翩翩馬蹄疾,春日好鄉(xiāng)情。
十年寒窗苦讀,沒想到今朝僥幸登科,其實對我來說,功名并不重要,只是能夠使父母感到欣慰,才是最要緊的。這何嘗不是此時考生的一句慰藉呢?
香山居士白居易
白居易為什么稱做“香山居士”呢?我想和友友們聊聊。
香山居士的香山并不是北京的香山,而是指的是河南洛陽的香山寺。
晚年的白居易思想日趨消沉,目睹了宮中勾心斗角的殘酷事實,他決定遠離宦海,隱居在東都洛陽。
于是選擇了香山寺,并修復了香山寺。他還與香山僧人結友,成為了香山寺的一員。
白居易晚年遠離官場,居于香山,最后死于香山,后來又葬在了香山。所以晚年的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
空山寂靜老人閑,
伴寫隨云往復還。
家釀滿瓶書滿架,
半移生計入香山。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香山寺題寫的??梢哉f是晚年時期的真實寫照。
接下來,咱們八卦一下白居易,關于他的愛情觀。如果你讀過《夜雨》這首詩一定覺得,白居易是始終如一的好男人。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xiāng)。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xiāng)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詩中那個讓白居易牽腸掛肚、念念不忘的女孩究竟是誰?友友們知道嗎?
白居易在《花非花》中描述了他們約會的情景: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白居易36歲的時候?qū)懴铝酥拈L恨歌: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只恨綿綿無絕期。
45歲,白居易寫下了著名的《琵琶行》: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