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帶你了解什么是手機CPU架構(手機處理器是什么)
我們平時在看廠商對手機處理器宣傳的時候,都會有CPU架構的參數(shù)例如:Kryo 585 架構、Kryo 680 架構、Armv9、Cortex-A9等,那這些到底是什么?
01
先來解釋一波什么是架構,架構其實是一個很難用精確的語言來定義它的東西,所以處理器的架構我們暫時可以理解成是一款處理器的結構。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比喻就是處理器就類似于一棟房子,架構就是房子的內部設計結構。
相信大家看過很多類似于空間設計大師的節(jié)目,講的是一個設計者怎樣把一個幾平方的小房子設計成可以好幾個人住但大家依舊覺得寬敞。
同理,一個優(yōu)秀的架構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讓處理器更好地兼顧功耗和性能。
02
與電腦的架構區(qū)別,手機架構我們一般是用的ARM架構,是一款精簡指令集,主要是控制功耗兼顧一定性能,而電腦的架構是復雜指令集,以追求性能為主。
這兩者可以這樣去比喻,我就拿家用汽車和跑車來打比方吧,家用汽車在兼顧一定性能的前提下強調經(jīng)濟性,而跑車主打的就是性能極限。
當然現(xiàn)在手機處理器的性能也在變得越來越強大,未來也是極有可能追上電腦處理器的。
03
手機處理器的架構一般多采用8核或6核,尤其是高通的處理器。但是強大的蘋果A系列處理器卻一直采用的是雙核的處理器。
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們的手機都是單核,雙核是從英偉達的 Tegra 2開始的,之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四核、六核、八核甚至是十核了。
而在當年,雙核可是一個強勁的賣點,廠商的宣傳都搭載雙核處理器,四核處理器,八核、十核等,以至于當年的我們認為手機處理器是核心數(shù)越多越好。
但實戰(zhàn)告訴我們,手機的處理器并不是核心數(shù)越多越好(具體原因以后我會再寫一篇),這點尤其不適用于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
因為直到現(xiàn)在,A系列處理器仍舊采用的是雙核架構,安卓手機的處理器目前采用的大多是八核處理器,模式一般是四大四小,或者二超大二大四小的架構。
這樣做的好處是日常使用時運行小核,以起到節(jié)能的作用,而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例如打游戲時運行大核,保證性能。
04
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CPU采用的都是ARM的架構,比如Cortex-A73、Cortex-A72、Cortex-A53等。
但是各廠商的使用程度也有所區(qū)別,類似于蘋果、華為、三星、高通等實力強的企業(yè),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應用了自己設計的架構,三星、高通等都是在ARM架構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可見這些企業(yè)的實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