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朱姓的起源與發(fā)展(朱姓的來源和歷史)
朱姓的大起源
朱姓和曹姓同為顓頊的后代,以國為姓。朱姓是中國姓氏排名第14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5%。根據史料記載,朱姓是顓頊帝的后代。
朱姓的始祖是曹禎,他是顓頊帝的后代,在3000年前周武王時被封于邾,最初附庸于魯國,后來成為子爵之國,也稱邾婁、邾國,最終被楚國所滅。
曹禎的子孫去掉邾字中的邑旁,只留下左邊的朱字,以朱為姓,以銘記亡國之痛。在歷史上,朱姓的杰出人物最早出現在《史記》中,朱亥是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人,據說他力大無比,腳氣過人,曾用一只40斤重的鐵錐挽救了危急的趙國。
元末時期,一個名叫朱元璋的窮和尚驅逐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使朱姓達到了巔峰,并開始了快速的繁衍。朱姓起源于中國山東境內。在先秦時期,朱姓族人主要生活在北方的中原地區(qū),但發(fā)展緩慢,人少勢微。
在秦漢時期,由于地域的統(tǒng)一,朱姓得以較快發(fā)展,名人不斷涌現,先后出現了朱氏三大家族,到西漢中期至東漢末年,朱姓終于形成了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四大望族,即吳郡朱氏、沛國朱氏、南陽朱氏、平陵朱氏。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動蕩,外族入侵,朱姓族人紛紛由原來的河南、山東等北方繁衍地遷徙南方,同時出現了與少數民族融合的情況,使朱姓更加得以繁衍,先后出現了河南朱姓望族、江南朱姓望族等等,使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朱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宋元時期,居于江南的朱姓在歷史的發(fā)展上又出現了一個新高潮,并使浙江、河南、河北、安徽朱姓得以繁衍。
在明清時期,朱姓發(fā)展進入了巔峰,朱姓在明朝成為皇姓族大勢盛,在各地都出現了名門望族。
在道光年間,由于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朱姓進入了低谷,但由于避難外遷,朱姓反而在全國各地得到了廣泛的分布。朱姓在今天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廣東、河南等省。上述四省朱姓約占全國漢朝朱姓人口的144%。
朱姓名人
朱熹(1130-1200年)。字晦,號晦庵,又稱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