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為什么時有時無
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除夕,辭舊歲,迎新春。那么年三十為什么時有時無呢?下面來和小編詳情了解一下吧!
年三十為什么時有時無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解釋說,我國農歷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定義的,稱之為“朔望月”。
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天,并非整數(shù)。而一個月的天數(shù)要用整數(shù)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
同時,為了保證農歷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這需要通過精確的計算來確定。
那么,如何確定一個月有多少天呢?中國的農歷歷法規(guī)定,以月相“朔”所在的那一天為每月的初一,這樣相連兩個“朔”之間的天數(shù)就為一個月。
農歷辛丑牛年的臘月初一(公歷2022年1月3日)至農歷壬寅虎年的正月初一(公歷2022年2月1日)之間恰逢小月29天,所以農歷壬寅虎年前一天的“年三十”就被“省略”了。
農歷壬寅虎年的臘月初一(公歷2022年12月23日)至即將到來的農歷癸卯兔年正月初一(公歷2023年1月22日)之間正好是大月30天,所以即將到來的農歷癸卯兔年前一天的“年三十”自然也就不會“缺席”。
楊婧表示,臘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見。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從2025年到2029年的連續(xù)5年,都沒有“年三十”。
不過,由于平均月長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要稍多于小月。
“朔日的確定是根據(jù)月亮和太陽的真實位置來確定的,而且朔望月周期本身也長短不一,所以“年三十”時有時無并無明確規(guī)律可循。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也給我們帶來一些不期而遇的驚喜?!?/p>
楊婧表示,雖然“年三十”會“消失”,但不管是臘月二十九還有臘月三十,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除夕卻一直都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120200.html
上一篇:董宇輝考慮國外直播
下一篇:地中海飲食記住5多吃3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