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妃子有哪些(歷史皇太極真的愛海蘭珠嗎)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而后他為五位后妃舉行了冊封大典,封大福晉哲哲為清寧宮中宮國君福晉,還授予她象征皇后地位的冊文,金印還有儀仗等等。冊封海蘭珠為宸妃,入主東宮關雎宮;冊封娜木鐘為貴妃,入主西宮麟趾宮;冊封巴特瑪璪為淑妃,入主次東宮衍慶宮;冊封布木布泰為莊妃,入主次西宮永福宮。這五位后妃就是皇太極的五宮后妃,其中清寧宮的哲哲與海蘭珠和布木布泰是姑侄關,姑侄同侍一夫,在清朝初期也是常見之事,那么這五位后妃有怎樣的結局呢?本文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1、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
哲哲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名字為額爾德尼琪琪格,出生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嫁給皇太極,這一年哲哲15歲。兩人結婚后,哲哲為皇太極先后生下了三個女兒,但是沒有生下兒子。但是皇太極依舊對她很好,并沒有因為她沒生下兒子而疏遠她。
孝端文皇后哲哲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冊封哲哲為中宮皇后,授予她冊文,金印還有儀仗等等,以顯示她的地位和威嚴。
順治帝即位后,尊稱哲哲為國主福晉或中宮太后,但并未正式尊為太后,當時清朝屬于開創(chuàng)初期,禮制不全也可理解。順治六年(1649年),哲哲在紫禁城內(nèi)病逝,終年50歲,葬于清昭陵,經(jīng)后世帝王不斷追謚,他的謚號最終為“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xié)圣文皇后”,簡稱孝端文皇后。
2、關雎宮宸妃海蘭珠
海蘭珠也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孝莊的姐姐,出生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天聰八年(1634年)海蘭珠嫁給皇太極,這一年他已經(jīng)26歲,在古代已經(jīng)是妥妥的大齡女,不過在皇太極之前,海蘭珠是嫁過人的,然而前夫經(jīng)常打罵他,因此留下了心理陰影。嫁給皇太極后,海蘭珠看起來有點楚楚可憐的樣子,但這卻讓皇太極“一見鐘情”,或許這也是皇太極寵愛她的原因。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海蘭珠被封為關雎宮宸妃,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于他的姑姑孝端文皇后哲哲。
海蘭珠
崇德二年(1637年),海蘭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大宴群臣,還頒發(fā)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侍珮O其他兒子的出生都沒有這個待遇,可見皇太極對海蘭珠母子的寵愛。
然而皇八子還沒來得及取名字就夭折了,海蘭珠因為愛子夭折抑郁成疾,整日郁郁寡歡。崇德六年(1641年),海蘭珠病逝,時年33歲?;侍珮O十分悲痛,下令追謚海蘭珠為敏惠恭和元妃。在五宮后妃中,海蘭珠是最得皇太極喜愛的女人,這一點沒人能比。
3、麟趾宮貴妃娜木鐘
娜木鐘也是博爾濟吉特氏,蒙古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娜木鐘原本是蒙古林丹汗的正宮大福晉,為林丹汗的八大福晉之首,稱“囊囊福晉”。林丹汗去世后,娜木鐘在天聰八年(1634年)為其生下遺腹子阿布鼐。
娜木鐘影視形象
天聰九年(1635年),娜木鐘率領一千五百戶部眾歸順大金,皇太極將她納入自己后宮。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冊封娜木鐘為西宮麟趾宮貴妃,位居后宮第三位。
崇德六年(1641年),娜木鐘生下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順治九年(1652年)福臨親政后,加封娜木鐘為懿靖大貴妃??滴跏辏?674年)娜木鐘去世,沒有謚號,送盛京火化,歸葬昭陵妃園寢。
4、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
巴特瑪璪也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蒙古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爾之女,她也是蒙古林丹汗的福晉,位列八大福晉第四位,并生有一個女兒。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病逝后,巴特瑪璪在部下的護送下歸順后金,代善等人上書皇太極請他納巴特瑪璪為妃,剛開始皇太極不同意,再三權衡之后皇太極納其為妃,但是這中間有著極大的政治意味。
淑妃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冊封巴特瑪璪為衍慶宮淑妃。順治帝即位后封其為太妃。順治九年(1652年)加封號“康惠”,稱“康惠淑妃”??滴趿辏?667年)五月康惠淑妃去世,同年八月移棺盛京葬入清昭陵妃園寢,沒有謚號,“康惠”僅是生前尊封
5、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也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宸妃海蘭珠的妹妹,出生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12歲的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皇太極稱汗后,冊封布木布泰為西側妃,在后宮中的地位僅次于她的姑姑大福晉哲哲。后來隨著海蘭珠、娜木鐘等人的到來,布木布泰的地位在不斷的下降。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布木布泰被冊封為永福宮莊妃,在五宮中地位最低。崇德三年(1638年),布木布泰生下皇九子福臨,不過他的待遇不如黃八子,皇太極并沒有為他舉行盛大的出生儀式。
孝莊太后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猝然去世,本來是多爾袞與豪格在爭奪皇位,可是雙方僵持不下,最終福臨被選中成為大清的新皇帝,布木布泰也成為大清的太后。福臨親政后,為其上徽號曰昭圣慈壽皇太后,簡稱昭圣皇太后。
順治帝駕崩后,三子玄燁繼位,布木布泰升級為太皇太后,她全力輔佐孫兒康熙帝,可以說康熙帝能有如此輝煌的一生全賴布木布泰的培養(yǎng)。
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布木布泰在北京紫禁城病逝,享年75歲,康熙皇帝給祖母上了尊崇的謚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圣文皇后,簡稱孝莊文皇后,葬于昭西陵。
孝莊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yǎng)、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小結:
皇太極的五位后妃,全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中宮皇后哲哲又是海蘭珠和孝莊的姑姑,姑侄三人同侍一夫。五宮之中,永福宮莊妃最不得寵,然而卻是她為大清延續(xù)了皇室血脈,并且培養(yǎng)出了康熙這么優(yōu)秀的一位皇帝,如果皇太極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6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