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一盞茶是多久(一盞茶一般是多少分鐘啊)
一炷香一盞茶是多久,一盞茶一般是多少分鐘啊。小編來告訴你更多相關信息。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采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并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歷法漸密,于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一日分為十二,始見于此?!?/p>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xiàn)。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薄暗┠骸本褪侵钙降┡c黃昏的時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05:00
由此可見,所謂“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xiàn)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xiàn)在的24分鐘。
如《西游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薄叭鼉牲c”就是指深夜11時48分;“五鼓三點”就是指凌晨4時12分。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shù),以顯示時間。
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40分鐘??梢娒靠滔喈斢诂F(xiàn)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午1時43.2分。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在采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于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后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guī)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qū)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國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也是很自然的。古人稱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為“盞”,所以才叫做“一盞茶”時間。
寺廟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燒香又是寺廟里最常見的宗教儀式,所以燃燒“一炷香”的時間也成了人們常用的表達時間段的用語。
明清小說中常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表示時間。
一般來說,一盞茶(10分鐘)有兩炷香,一炷香(5分鐘)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相當于一秒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7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