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10x參數(shù)配置詳細(Redmi 10X評測)
5 月 26 日發(fā)布的紅米 Redmi 10X,是 2020 年上半年最便宜的 5G 手機。1599 元起步給你首發(fā)天璣 820 和雙 5G,雖然還是在 iQOO 可怕的性價比陰影之下,但有一說一,還是比較香,可以打個有來有回的。
參數(shù)
Redmi 10X 及 10X Pro 兩款,主要區(qū)別在于NFC、快充(33W 對 22.5W)、相機(8MP光學(xué)防抖3倍長焦+5MP微距)。都有紅外、有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接口、IP53防護等級。
有深海藍、凝夜紫、朧月金、星露白四色可選,丐中丐版沒有金色(貌似沒啥影響)。而發(fā)布會上的星露白,首銷暫時看不到。
外觀 & 手感 & 指紋
Redmi 系列的包裝和配件,向來都極其簡便,“硅膠殼、卡針、充電線、快充頭”4 大件??斐漕^還是 MDY-11-EX,最高輸出 11V3A,33W。而普通版的 Redmi 10X 5G 是 22.5W。
正面特征是下巴寬,水滴短。下巴寬度和當(dāng)年的小米 8 系列差不多?!暗靡嬗凇边吙蜉^厚,中置的 “水滴”比任務(wù)欄稍短,任務(wù)欄不會被攝像頭完全“截斷”,但強迫癥表示很想把它們摳齊。
狀態(tài)指示燈和光線/距離感應(yīng)器,對稱放置在攝像頭兩邊
另外,Redmi 10X Pro是有“極為先進,極其好用,但全面屏旗艦又因放不下而被取消掉”的狀態(tài)指示燈的。發(fā)現(xiàn)它的時候,老 Android 粉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背面弧度和設(shè)計,再加上我們這臺是藍綠色,不禁讓我想起了華為 Mate 20 Pro,背蓋的漸變反光還挺漂亮的。
雙面大猩猩 5 代玻璃,弧面背蓋手感挺好。屏幕尺寸也不算很大,但無奈邊框厚,機身有點大。三圍和 iQOO 一堆香味機型比較接近,配上 208g(普通版 205g)重量,是地道厚重型選手了。
相當(dāng)先進的紅外發(fā)射口
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接口
這個塑料中框,除磨砂紋理外,還有些橫向的 “拉絲”,咋看還挺像金屬中框的。
屏下指紋速度和識別率識別正常,和小米 10 Pro 差不多,都是中流水平。有一說一,屏下指紋的位置,還是得像華為機型那樣,放高點才舒服舒適。
Z 軸線性馬達,震感還 OK,肯定和 X 軸線性馬達有距離,但秒轉(zhuǎn)子馬達還是不成問題的。
屏幕
Redmi 10X Pro 這塊 6.57 英寸水滴 AMOLED,2400*1080,有 HDR10 + 認證,標(biāo)準(zhǔn) P 排,官標(biāo)峰值亮度 800 尼特。
實際肉眼觀感,是熟悉的三星 A 屏味道,顏色艷麗討喜。第一觀感比一堆高刷的 LCD 屏幕要好,快速滑動也不會有那么明顯的拖影,但還是忍不住第一時間打開漫威 DC 調(diào)光。畢竟沒有高刷,如果是從旗艦機那邊下來,剛開始總會有種卡卡西的掉幀的錯覺。
亮度:
手動全白最高亮度 414 尼特,底部 447,頂上 402;手動局部最高 550 尼特,正常中端 A 屏表現(xiàn);
自動全白最高亮度 635 尼特,局部最高 840 尼特,官方標(biāo)
稱還要高一些,陽光下可視性問題不大。
色溫、灰階、色準(zhǔn):
出廠為自適應(yīng)模式,此外還有標(biāo)準(zhǔn)和鮮艷兩種模式。
伽瑪值:3種模式都是2.3左右,比常用2.2的日用標(biāo)準(zhǔn)值高一些。在2.2以上會看起來像是對比度調(diào)太高,黑場容易黑死;2.2以下則會有灰蒙蒙的感覺。
色域:鮮艷模式可以覆蓋96.4%的P3色域,但P3色準(zhǔn)還不如自適應(yīng)模式。自適應(yīng)模式雖然色域范圍很大,但稍微偏了一點,沒能完整覆蓋 sRGB。而標(biāo)準(zhǔn)模式色域只能蓋住 88.9% 的 sRGB,給色準(zhǔn)立了 flag。
色準(zhǔn):有點飄。用出廠的自適應(yīng)模式看最常用的 sRGB 內(nèi)容時,是幾個模式中偏色最嚴重的,平均detla E達到了4,最大值都破10了(偏的主要是紅色向)。
自適應(yīng)模式的sRGB色準(zhǔn)(點和方框約接近越好)
自適應(yīng)模式的sRGB色準(zhǔn)(不同顏色的線條越短越好)
性能
Redmi 10X Pro 首發(fā)的這個天璣 820,7nm 工藝。GPU 是 Mali-G57 MC5@900Mhz 高頻,CPU 部分是 4*A76@2.6GHz+4*A55@2.0GHz。放在中端位置,規(guī)格可以說很強了。4個A76,要比驍龍765G的1+1大核不知道強到哪里去。
天璣 820 另外一個賣點是它的 5G,是首批能支持雙 5G 待機的產(chǎn)品,而且宣稱 5G 平均功耗只有驍龍 765G 的 50%。不過雙 5G 和自動主副卡 5G 切換功能,都得 7 月 OTA 才有。我們抓上老旗艦驍龍 855(Galaxy Note10)和驍龍 845(一加 6T),對比驍龍 730 和驍龍 765G。
CPU測試
GPU測試
閃存測試
CPU 這邊,Redmi 10X Pro 單核、多核都略輸與驍龍 855,在驍龍 845 之上,打到驍龍 765G 媽都不認得。
GPU 這邊,Redmi 10X Pro 的卡位也是很準(zhǔn),夾在驍龍 845 和驍龍 765G 正中間(略微超過中間點)的位置。
閃存這邊,我們手上這臺是帝中帝版,256G UFS2.1 的順序讀寫竟然和 OPPO Reno 3 Pro 那 128G 拉不開距離。所幸更加影響日常使用的隨機讀寫表現(xiàn)搶眼,隨機讀取甚至超過了同容量的一加 8(UFS 3.0)一大截。
天璣 820 的表現(xiàn),配得起 MTK YES 的歡呼。日用流暢度、安裝app之類的,已經(jīng)和驍龍845的老旗艦很接近了。雖然不可能和 LG 老旗艦的洋垃圾比性價比,但單單一個雙 5G ,Redmi 10X Pro 就斷了我撿舊 845 老旗艦的念想。
詳情可以到愛搞機跑分庫細細品味。
拍照
Redmi 10X Pro 的具體 CMOS 信息:
? 主攝是 OV48B,就是規(guī)格和 IMX586 很相近那顆,0.8μm,4800W,F(xiàn)1.79 光圈
? 超廣角是 S5K4H7,800W,1.12μm,F(xiàn)2.2
? 3 倍長焦是海力士 HI847,800W,1μm,F(xiàn)2.4,帶光學(xué)防抖
? 微距是 GC5035,500W,1.12μm,F(xiàn)2.4
? 前置三星 S5K3T2,2000W,0.8μm,F(xiàn)2.0
拍照體驗上,Redmi 10X Pro 除了相機模式太多導(dǎo)致切換不方便外,速度和邏輯都挺好。成像速度較快,多幀合成也能在后臺完成,甚至 4800 萬像素模式速度也很快(貌似天璣 820 的 ISP 還挺強的樣子)。成像效果屬于 1500 元 - 2000 元檔的正常水平,不過不失。
主攝
主攝 4800 萬像素模式(若在官網(wǎng)查看,可戳圖片查看原圖)
超廣角
3 倍長焦
3個攝像頭中央放大
微距頭
白天場景自動 HDR 和 AI 場景觸發(fā)積極,大部分場景寬容度都 OK。默認模式辨析力一般,建議風(fēng)景照或合照等需要辨析力的場景,直接開 4800 萬像素模式。
800 萬像素的 3 倍光變攝像頭表現(xiàn)不錯,碾了自己主攝的高像素模式,比很多醬油長焦有意義。3 倍光變是筆者認為最好用的長焦倍數(shù),拍人、拍近處靜物都比較合適。
但這個 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就是真的是顆醬油副攝了。本來超廣角就很需要像素,用 800 萬小底已經(jīng)是立 flag 了,要是遇上樹葉之類的大幅紋理,再碰上多幀合成,效果就只適合縮率圖使用了。
500萬像素的微距頭,早期固件有bug,取景框的畫質(zhì)很嚇人,但成片正常。但畢竟是小底小光圈,室內(nèi)光線稍微差一點就會影響測光和成片效果,實用性一般。
主攝自動模式
主攝超級夜景模式
主攝超級夜景模式
超廣角1,無法使用超級夜景模式
超廣角2,無法使用超級夜景模式
夜景:因為沒有光學(xué)防抖,主攝快門一般只能跑到 1/20 秒,自動模式的涂抹算很兇猛,噪點和很多細節(jié)都抹掉了。超廣角這邊不適合弱光使用,本身底太小,涂抹太猛。
夜景模式打開后,主攝測光略微變暗,高光壓制一般,但細節(jié)有巨量提升,建議晚上常開。另外,Redmi 10X Pro 的副攝也和小米 10 系列一樣,是不能用夜景模式的,這個比較可惜,希望后期 OTA 能加上。
續(xù)航 & 充電 & 發(fā)熱
Redmi 10X Pro 搭載 4520mAh 電池,經(jīng)過了 30 分鐘大型游戲(NBA 2K15),各 30 分鐘的 wifi 和 4G 沖浪和 30 分鐘本地視頻播放,共 2 個小時的續(xù)航測試后,剩余電量 84%,表現(xiàn)還不錯。
雖然官標(biāo)天璣 820 的 5G 能耗比很高,但 5G 測試項目還是明顯比 4G 費電的。如果是用 5G 沖浪的話,網(wǎng)頁瀏覽項目會從原來 3% 耗電漲為 5%。
Redmi 10X Pro 用的是 33W 快充,Redmi 10X 5G 是 22.5W。在跑到涓流之前,其速度與魅族17 Pro(功率、電池容量相近)差不多,剛好也和用上 18W 快充的 iPhone SE 2 差不多。不過 Redmi 10X Pro 勝在涓流速度正常,充滿耗時 1 小時 18 分。
發(fā)熱方面,室溫 25.6 度,濕度 61.2%,連續(xù)跑 2 次娛樂兔,耗時20分鐘左右,機器正面最高溫出現(xiàn)在音量鍵附近,為 39.4 度左右;背面最高溫出現(xiàn)在攝像頭左下角,為 40.3 度左右,表現(xiàn)正常。
總結(jié)
Redmi 10X Pro 的外觀見仁見智,性能超出預(yù)期,續(xù)航、發(fā)熱、相機都是不過不失的狀態(tài),沒有出什么意外。比起 iQOO 的真香系列,個人覺得 Redmi 這邊最大的優(yōu)勢其實是 MIUI。
如果是打算主力機,建議得 8G 內(nèi)存起步。以 App 和系統(tǒng)變肥的增長速度,6G 內(nèi)存很容易就維持不了生活。那 Redmi 10X 實際上就是 2099(8+128)起步了,加 200 上 Pro 版,換的是 NFC、快充(22.5W 對 33W)和相機(3倍長焦挺有用,微距可以忽略)。它香不香,還得看個人需求。
而如果是作為 5G 備機,丐中丐 Redmi 10X(6+64),1599 就能戰(zhàn)未來(甚至還能插內(nèi)存卡),算是體驗 5G 成本最低的方案了。對于 NFC、快充和長焦鏡頭感知不強的用戶,低配 Redmi 10X 就香爆了。古語有云“只要價格到位,也能 60Hz 眨眼補幀到 144Hz,單揚聲器也足夠響亮”,畢竟價格到位,萬物皆香。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8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