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的人回頭了怎么辦(農村送葬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回頭)
1、去送葬的人回來的人不要立刻回家,不然這樣會將身上的晦氣帶回家里,可以去附近廟宇道觀逛一逛拜一拜,或上一炷香,或者去人流比較大的大型商場逛一逛,總之去人流比較大的商圈轉轉,利用人多的陽氣把晦氣沖淡了再回家,祛除在葬禮上沾染的晦氣,然后再回家。
2、要先在外面上個廁所,在外面上個廁所,回家離開洗澡。
3、有的地方參加完要跨火盆去晦氣,火上跨過去,消除晦氣,也就是扎紅帶,跨火盆。
4、洗洗頭臉,在把穿的衣服褲子換掉洗一下了。
5、回家進門前,拍怕衣服或者抖抖肩,把身上的或腳上的土干凈搜索,然后在門外把自己的外衣和鞋子脫掉再進門,然后就是洗澡,把所有的衣,褲,鞋,洗了,也可以在門口撒鹽。
民俗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民俗作為民間廣為流傳的風俗習慣,可以說民俗貫穿了我們古今生活的始終。民俗不僅僅是老祖宗千百年的文化傳承,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民俗的日常生活,就顯得異常乏味。
農村是民俗保存得比較完善的地區(qū)之一,尤其是對于婚喪嫁娶這類事情,畢竟婚喪嫁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作為主角親身經歷的只有一次。所以說,婚喪嫁娶時候的那些禁忌和規(guī)矩,人們都會嚴格遵守。生怕犯了老祖宗的忌諱之后,產生什么不好的后果。這也是人們趨吉避兇的一種心理作用!
在農村在喪葬風俗中,送葬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送葬是指人們將逝者送到下葬之地的過程。送葬已經是葬禮的最后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之一了。送葬開始時,需要抬棺,抬棺的時候,就需要孝子為逝者“指路”,其實就是大喊一聲“您往西方去”。有的地方卻不是如此,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孝子們會在抬棺之前就跪到門口,等候亡者起靈出殯。
人們在正式送葬之前,還有一個風俗就是“摔盆”,就是將在靈前燒過紙的盆在送葬之前摔碎,以此來表示送葬正式開始。摔盆的時機也因地而異,有些地方是在起靈之前,就是說,摔盆之后才會起靈送葬;有些地方則是在起靈之后,就是說,起靈之后再進行摔盆,然后送葬才正式開始。
在送葬的時候,也有一個規(guī)矩,那就是不能回頭看。
民間的人們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孝子不回頭”,意思就是說,孝子們在送葬的時候不能夠回頭。那么,為什么在送葬的時候不能夠回頭呢?
人們之所以說“孝子不回頭”,就是因為民間在送葬的時候,送葬的孝子在前,逝者的棺槨在后,民間的老祖宗認為孝子回頭,會讓逝者感覺你舍不得他。這是民間所說的“孝子不回頭”的原因所在。
這種說法的來源,其實本是源自于古代老祖宗的“靈魂不滅”觀。所謂“靈魂不滅”,就是說老祖宗認為每個人都是有靈魂的,即使肉體生機斷絕,靈魂也是存在的。正是受到了這種觀念的影響,所以老祖宗才對葬禮如此看重,這也是為什么人們講“孝子不回頭”的根本原因。
葬禮的最后一個階段就是下葬,下葬的規(guī)矩自然更多,這里便不一一贅述,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下葬的規(guī)矩自然不相同。
在下葬之后,孝子們回家的時候也同樣有規(guī)矩,其中就有“忌原路返回”的說法。意思就是說,人們在下葬之后,要繞道而行,不能走送葬時的道路。這又是為什么呢?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與之前我們所講的“靈魂不滅”相關,同時也是人們?yōu)榱粟吋軆?,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講究。
老祖宗的這些規(guī)矩,我們現在還有人講究嗎?
其實,到了現在,人們雖然不再迷信鬼神之說,但很多人心中依然心存敬畏,所以很多人即便是知道這樣的講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蛟S再過幾年,老祖宗的這些講究,只能是存在于書面的記載當中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8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