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云遮月是什么意思(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意思)
俗語“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意思是說當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陰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圓月,來年正月十五這天就會陰天或下雪。
一、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這樣的俗語聽起來似乎僅僅是一種對于月的描述,但其實仔細看的話,是對于氣象的預測,按照多數(shù)老人的說法,如果在八月十五這天能夠看到云彩遮擋住月亮,那么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是看到降雪,這是真的嗎?
初看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時候,覺得毫無邏輯可言,但經(jīng)過仔細推理分析以后,卻覺得非常有道理。文字上特別好理解,八月十五的時候烏云遮住了月亮,就預示著正月十五的時候會有大雪。
在古代,正月十五,人們一般都會有游園觀燈的習俗,所以就有了“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說法。這句俗語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天氣預報經(jīng)驗,反映了節(jié)日天氣之間的呼應關系。
正月里下雪與俗語“瑞雪兆豐年”正好呼應,預示著又會是一個好收成,通過八月十五的月亮去預測來年正月十五的雪,從而推斷出豐收與否,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量的氣象學歷史資料證實了,每當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天出現(xiàn)“云遮月”這樣的天氣現(xiàn)象,那來年的正月十五則會“雪打燈”,即當天會是陰雨天,或者是降雪天氣。
而且隨著對氣象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了,很多的研究也表面了這句農諺的準確性是比較高的,并且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雖然氣候是變化莫測的,但是大氣的韻律活動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
二、這句俗語的來源
我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天氣變化對農事的影響非常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中總結出了一大批類似于天氣預報的農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就是其中之一。
這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天氣之間的呼應關系,早已為人們關注。久而久之,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夜若烏云滿天,往往正月十五日就會出現(xiàn)雪花飄飄的現(xiàn)象。
?“云遮月”和“雪打燈”,表面看是云和雪的呼應現(xiàn)象,實質上是兩次冷空氣活動的呼應關系,也就是說,中秋節(jié)前后如果有冷空氣活動,造成了“云遮月”的現(xiàn)象。
雖然,都反映了冷空氣的活動,但是誰都不能保證就一定準時。況且下雪還需要水汽、或者說暖濕氣流配合。因此,八月十五云遮月,未必換來正月十五雪打燈。
正是因為天氣存在著前后對應的韻律關系。韻律是指某一種天氣出現(xiàn)之后,對應未來若干天以后將出現(xiàn)與之對應的天氣。在現(xiàn)代的氣象學中,把這種大氣中存在的內在的聯(lián)系叫做“大氣的韻律活動”。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俗語的科學與否,我們沒法去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里面都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渴望團圓,渴望豐收。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9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