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西子道歉信一半篇幅宣傳品牌
近日,帶貨主播李佳琦“翻車”之后,9月19日,花西子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了道歉信,但卻被認為花西子道歉信一半篇幅宣傳品牌,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來和小編詳情了解一下吧!
花西子道歉信一半篇幅宣傳品牌
9月19日,品牌花西子在社交平臺發(fā)布道歉信,表示品牌正根據網友意見修正。有網友認為,道歉信中有一半的內容在宣傳品牌,道歉沒有誠意。(據9月19日春城晚報)
花西子道歉,立刻上了熱搜。道歉信稱,他們誠惶誠恐、手足無措,品牌此前也一直沒有發(fā)聲。這段時間里,不斷吸收大家的批評、意見和建議,表示會比照、提升、修正等。后面就是一大段強調自己是中國品牌的內容,就是網友所稱的“廣告”。
花西子發(fā)布的一封信
花西子此前一直沒有發(fā)聲嗎?恐怕是有的。媒體9月12日報道,花西子就被傳謠為日本品牌向警方報案,稱“花西子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國貨美妝品牌”。針對網絡上有關花西子給帶貨主播的返傭高達60%至80%的傳言,花西子方面表示是不實謠言。
當初花西子強硬地“報案”,本身就是對事件的一種態(tài)度。如果有人造謠抹黑品牌,品牌方當然有權采取法律措施維護品牌聲譽。但從品牌公關的角度來說,如果自己遭遇負面質疑,面對眾多消費者,應該軟化態(tài)度,及時澄清各種傳言即可。強調“報案”,恐怕會激發(fā)消費者的不滿情緒,效果適得其反。
說來說去,就是品牌不要去試圖“教育”消費者,不要忘了“消費者是對的”這句話。不管是什么品牌,消費者都有評價的權利。有人說貴,有人說不貴;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有人不買睡不著覺,有人看到繞路走……這些都沒有問題。品牌的火氣不要太大,消費者也不吃硬的這一套。
那么,花西子道歉,有表達這個思想嗎?好像沒有?;ㄎ髯拥牡狼感胖?,道歉的原因是說“占用了過多的公共資源”,這算什么道歉呢?難道是說大家在浪費資源?這是一錯再錯。
借著公共熱點事件,涉事品牌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了解消費者的訴求,及時回應,重建品牌信心,其他品牌也可借此把握消費趨勢和動向,挺好的,并不存在什么浪費公共資源之嫌。在公共討論中,消費者還找到了不少價廉物美的國產品牌,“量大管飽”不說,對消費者誠心誠意,客戶至上,大家感覺挺值的,品牌和消費者雙贏。
人們常說,一鯨落,萬物生。何況,花西子還沒有到“鯨”的龐大身軀,怎么就有了這么大的脾氣,開始店大欺客了?道歉信似乎不是在道歉,而是在表達“大家別說了,我也是中國品牌,你們一定要支持”的中心思想。其實回過頭來看,說這是一封“致歉信”并不準確,花西子發(fā)布的是“一封信”,里面只是有“非常抱歉,占用了太多的公共資源”的表述。
花西子眉筆貴不貴,為何這么貴,返傭高不高等,這些核心問題道歉信中根本沒有提及,怎么能服眾呢?一再強調“中國品牌”,難道是說中國品牌就該貴,大家就該無條件擁護?
面對充分的市場競爭,國產品牌要靠品質和貼心的服務說話,不要只想著借流量割韭菜,靠流量提升品牌溢價,否則沒扎根在消費土壤里,就容易“飄了”。
近期國產品牌蓮花味精、活力28和鴻星爾克的翻紅,熱度上升,花西子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如果真不知道,就好好調研一下,再來想想這封信該怎么寫。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9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