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廣州十大必玩景點)
廣州十大必玩景點一、廣州塔,二、白云山,三、沙面,四、越秀公園,五、石室圣心大教堂,六、太古倉,七、白水寨,八、陳家祠堂,九、天后宮,十、沙灣古鎮(zhèn)
說到廣州,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是 羊城、花城 ,還是國際性大都市,或者是中國南方的經(jīng)濟中心?其實,無論作為怎樣的城市,廣州都是是國人一生至少要走一趟的城市。
在此,就讓北斗為你為你介紹廣州十大必玩景點,希望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地方。
一、廣州塔
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總高度600米,是廣州市最高的建筑,也 是中國最美十大現(xiàn)代建筑之一。 每一位到廣州的人,都會來這里拍照打卡,它是一個城市的符號,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彰顯著城市的個性,展現(xiàn)了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在廣州塔,你可以自由觀光,在488攝影觀景平臺俯瞰廣州的美景,拍下精彩的時刻;在白云星空觀光大廳了解域外的世界;在450觀景平臺體見證風起云涌、日升日落;還可以乘坐摩天輪環(huán)繞廣州塔欣賞廣州美景;也可以走上天梯,以螺旋的方式慢慢變換角度和方位,感受不一樣的風光和意境。
在廣州塔內(nèi),還有電影院和科普游覽廳,為你揭示雨水回收系統(tǒng)、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等,還可以為你揭秘廣州塔是怎樣抵擋強風和避震的,這里展示的不只是產(chǎn)品,還有科技與未來。
除了觀光娛樂,你還可以在廣州塔內(nèi)品嘗各地美食,塔內(nèi)有盧特斯法國旋轉(zhuǎn)餐廳、暉粵軒中餐廳、璇璣地中海自助餐廳、筷子薈餐廳、空中吧、面包屋和休閑驛站等,累了的你可以在這些地方慢慢享用,度過一個愉快的休閑時光。
此外,在戶外觀賞廣州塔也十分愜意,特別是夜晚,流光溢彩、如夢似幻,仿佛是剛剛睡醒的少女,令人意亂神迷。今夜去哪里?我在珠江等你!
地址: 廣州市海珠區(qū)閱江西路222號
二、白云山
白云山,為南粵名山之一,由三十多座山峰組成,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風景區(qū),如“蒲澗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歸”等,在古代均被列入“羊城八景”中,素有 “羊城第一秀” 之美譽。
白云山占地極大,分成了麓湖、荷依嶺、鳴春谷、明珠樓、飛鵝嶺、三臺嶺、摩星嶺七個區(qū)域,區(qū)內(nèi)有三個全國之最,依次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云臺花園;全國最大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雕塑主題公園——雕塑公園。
摩星嶺,名碧云峰,是白云山最高峰,也是白云山標志性的景點。山上有一座 “天南第一峰” 的牌坊,是白云山中唯一的古牌坊, 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登臨摩星嶺,不僅可以欣賞 “白云山上白云飛,白云山下白云浮” 的奇景,還可以俯瞰廣州市的壯麗景象。
麓湖,也稱金液池,是白云山風景名勝區(qū)三大水庫之一,也是廣州四大人工湖之一。湖區(qū)內(nèi) “一山環(huán)秀水,半嶺隱濤聲” ,四周生長著馬尾松、臺灣相思桉等混交林,還上建有湖心亭,既可泛舟湖面,又可垂釣自樂。
鳴春谷坐落在“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是白云山的一個驚喜, 這里有天然大鳥籠、彩鸚樂園、賞蝶軒、科普館、白云曉望等多個景點,有藍孔雀、白孔雀、丹頂鶴、 紅腹錦雞 、 白冠長尾雉 等珍稀鳥兒,與自然完美結(jié)合,置身其中,仿佛深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令人無比舒暢。
地址: 廣州市白云區(qū)同和街道廣園中路801號
三、沙面
沙面,曾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拾翠洲,它是珠江沖積形成的一片沙洲。據(jù)說它本來是與陸地相連的,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法列強看中了這里的地理位置,想把作為一個基地,于是英國人強迫清政府在沙面北面人工開挖了一條小涌(即現(xiàn)在的沙基涌),使之與陸地分開,于是這個小島成為了獨立的租界,就是現(xiàn)在的沙面島。
雖然島名叫做沙面,但是島上沒有沙灘,有的是一大片歐式建筑,就像是上海外灘,擁有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義、折中主義等多種風格的建筑,堪稱廣州的 “萬國建筑博物館” ,是廣州最具異域風情的世外桃源。
沙面曾經(jīng)是廣州重要的商埠,百年前有十多個國家在這里設(shè)立了領(lǐng)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商行在此經(jīng)營,當時的海關(guān)會所、廣州俱樂部等也相繼成立。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的變遷,已經(jīng)成為廣州近代史的一個縮影。
沙面島上的每一棟老建筑都是一段歷史,都有一段故事。這里有國內(nèi)第一家的白天鵝賓館,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賓館,后來又陸續(xù)開設(shè)了很多特色的餐廳和咖啡店,造型、色彩都與這些古典建筑完美融合,成為了一個打卡的勝地。
除了歷史建筑和文化古跡之外,沙面島上還有許多廣州的美食和傳統(tǒng)文化。這里有廣東早茶以及其他特色美食,還有許多傳統(tǒng)的陶瓷、雕刻等手工藝品,可以滿足你探索廣州歷史和文化的好奇心。
地址: 廣州市荔灣區(qū)沙面南街3號
四、越秀公園
在廣州大大小小數(shù)百個公園里,如果要選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非越秀公園莫屬,它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也是廣州最早的公園之一。
公園由越秀山主峰越井崗和附近的桂花崗、木殼崗、鯉魚崗等七個山崗和北秀、南秀、東秀三個人工湖組成,公園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臺樓閣星星點點,廊坊閣榭錯落有致,極富嶺南園林的獨特風情。
除了秀美的自然風景,越秀公園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包括鎮(zhèn)海樓、古城墻、四方炮臺、中山紀念碑、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碑、伍廷芳墓、明紹武君臣冢、海員亭、五羊石雕、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景點,還有一座清代的石牌坊,上面鐫刻著 “古之楚亭” 四個大字。
越井崗是越秀山的最高點,雖然海拔不高,但是景色極好。西漢南越王曾在山上廣種奇花異草,大宴群臣;到了宋朝以后,這里更是廣州著名的登高攬勝之地,歷代的“羊城八景”,越秀山必定榜上有名,如“粵臺秋月”、“粵秀松濤”等都是山上的奇景。
公園里有古老的明城墻,經(jīng)歷了六百多年的風雨,一塊塊青磚承載著歷史的印記。鎮(zhèn)海樓,又名 望海樓、五層樓,是公園的制高點, 矚目遠眺,可以欣賞廣州全景。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解放北路988號
五、石室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始建于1863年,歷史25年至1888年完工,是廣州最宏偉的天主教教堂,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
石室圣心大教堂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米,總面積為2700多平方米,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壯觀的雙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與巴黎圣母院、威斯敏斯特教堂和科隆大教堂并稱 “四大石室哥特式教堂” 。
教堂里面左右各有十根巨大的石柱,拱門的造型提升了整個教堂有的氣勢。大殿內(nèi)中間高兩側(cè)低,曲線起伏,營造出一種莊嚴的宗教氛圍。前門和格子四周的墻壁上有花窗欞,彩色玻璃窗上繪有圣經(jīng)故事,看上去有一種古典的美。
從外觀上看,石室的每一根石柱都是由整塊的花崗巖壘成,石面之間嚴絲合縫,對榫精準,石塊之間是用桐油糯米漿粘合,看上去恢弘壯觀,令人不覺肅然起敬。
除了建筑的美感,這里的環(huán)境也很美,四周鮮花錦簇、綠樹成蔭。無論你是否信仰宗教,或者信仰別的,這里都是休息放松的地方,可以讓心靜一靜,拋棄煩惱,回歸本心。
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qū)舊部前56號
六、太古倉
太古倉,廣州人口中的白蜆殼,始建于1904年~1908年間,由英國太古洋行投資修建, 是作為英國太古輪船公司碼頭倉庫,故稱太古倉,至今已有110多年歷史。
在民國時期的1928年-1933年,即陳濟棠主粵期間,太古倉碼頭又進行過改造和擴建, 建成內(nèi)一碼頭(即今太古倉7座倉庫),一號、二號、三號橋泊位(即今太古倉三座“丁”字形碼頭)和內(nèi)二碼頭(即今大阪?zhèn)})。在當時來說,太古倉是世界上相當完善和先進的倉儲碼頭。
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城市建設(shè)的需要以及海運船舶大型化的趨勢,靠車載人拉的裝卸作業(yè)逐步淘汰,隨著2007年6月6日“雙寧5”號貨船離橋移泊芳村內(nèi)四碼頭,太古倉正式告別碼頭裝卸歷史,這里也成為一個荒涼之地。
此后,太古倉順應了城市的發(fā)展和機遇,成為廣州最早一批進行轉(zhuǎn)型開發(fā)的舊碼頭倉庫,重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太古倉成為廣州“夜經(jīng)濟”的發(fā)源地之一,也是青年們的潮流聚集之地。這里有著各式各樣的中西式酒樓餐廳和酒吧、有電影庫、國際葡萄酒采購中心,還有創(chuàng)意工作室、展示庫、游艇碼頭等,成為集文化創(chuàng)意、展覽、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創(chuàng)度假區(qū)。
太古倉碼頭能滿足你所有的需求,可以在碼頭上佇立,遠眺漁船駛過;在露天茶座,吹著微微海風;在酒吧小酌,享受著動聽音符;在空中餐吧,等著日落降臨。這里不僅是浪漫的打卡圣地,也是廣州的 “江畔城市客廳” 。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qū)革新路124號
七、白水寨
白水寨,山高林密、空氣清新,奇峰異石、靈泉飛瀑,屬山岳型風景名勝區(qū),以中國落差最大的瀑布而聞名,且負離子含量在廣州是最高的,被譽為 “北回歸線上的瑰麗翡翠” 。
在白水寨景區(qū),有全國唯一用海船木建造的親水棧道,還有廣東最長的登山步道“天南第一梯”,沿途風光無限,有小木屋、童話森林、會仙橋、雙龍匯、瀑鳴臺、白水仙瀑、親瀑臺、沐瀑臺、仙姑池等景觀,是接近自然、親近自然的勝地。
白水仙瀑 是景區(qū)的核心,有一道瀑布從海拔八百多米的山頂飛流直下,落差達428.5米,宛如一位婀娜的仙女,手挽白練,翩翩起舞,陽光之下、美輪美奐。
天南第一梯 是景區(qū)的名片,從山腳到山巔,橫跨三座大山,共有9999級臺階。整條登山路分為六段,分為尋仙、怡景、知難、攬勝、勇士和登峰,寓意分別為 “勝境尋仙”、“悠閑怡景”、“知難而上”、“勇士進取”、“登高攬勝”和“登峰如愿” 。
每登上一個臺階,都有一個驚喜;每登上一個觀景臺,都是一幅畫卷。最美的風景,總是送給堅持的人;最美的驚喜,總是留給最有毅力的人。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白水寨 果然是仙女姐姐居住的地方。
地址 : 廣州市增城區(qū)派潭鎮(zhèn)北山路74號
八、陳家祠堂
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是清光緒年間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集資興建的 “合族祠” ,為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商貿(mào)活動等事務提供臨時居住場所。
在傳統(tǒng)宗族建筑中,素有 “南陳北孔” 之說,“陳”指的是陳家祠堂,“孔”說的是曲阜孔府。陳家祠堂坐北朝南,門前有寬敞的廣場,設(shè)有東西南北四院。祠堂主體建筑長與寬均為80米,是正方形布置,采用抬梁式結(jié)構(gòu),以“三軸三進九堂兩廂抄”、“六院八廊”交錯布局,設(shè)計嚴謹,主次分明,一覽無余。
從傳統(tǒng)建筑的規(guī)模來看,陳家祠堂是存世最大的廣府傳統(tǒng)建筑 ,也是保存最完好、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譽為 “嶺南建筑藝術(shù)的明珠” 。這座祠堂集嶺南建筑工藝之大成,幾乎所有的堂、院、廳、廊、門、窗、欄、壁、屋脊、架梁都采用了“三雕二塑一鑄一畫”的嶺南特色,即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銅鐵鑄及彩繪壁畫等技藝都完美融合,是嶺南建筑工藝上史的一件精品。
從工藝造型的內(nèi)容上看,陳家祠堂以精細、富麗堂皇而著稱,除了傳統(tǒng)的雕花、雕物等裝飾物,屋脊上的灰塑大紅大綠,惹人眼球。圖案除了“福祿壽”、“松鶴竹”、"功名富貴"等傳統(tǒng)圖案,還有一些家喻戶曉的傳說和歷史故事,完全代表了嶺南灰塑的最高的水平。
陳家祠堂,經(jīng)歷了風吹雨打,經(jīng)歷了時代變遷,已經(jīng)不僅是一座傳統(tǒng)的祠堂,更是一座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博物館,一份歲月的文化沉淀,一首別樣的嶺南風情詩!
地址 : 廣州市荔灣區(qū)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
九、天后宮
說起廣州,大家心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小蠻腰”、白云山、沙面,還是珠江夜景?其實除了傳統(tǒng)的景點,還有一個毗鄰珠江出???,與虎門隔海相望,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的廣州南沙天后宮。
天后宮,又稱媽祖廟,祭拜的是天后林默,即南方沿海百姓共同信仰的海神。天后宮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分為正殿、獻殿、寢殿、南沙塔、鐘樓鼓樓、放生池幾部分。
入園后,首先會來到天后像廣場,最引人矚目的是高達14.5米的媽祖石像。媽祖氣質(zhì)高雅,神態(tài)自然,右手執(zhí)一如意,左手輕輕扶之,顯得既溫婉又雍容華麗。廣場旁邊設(shè)香爐供游客祭拜、許愿和祈福,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南嶺塔,共有八層45米,是這里最高的閣樓式建筑,建在天后宮的最后端,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與一般采用單數(shù)的塔式建筑不同,南嶺塔是雙數(shù),因為民間有一條不成文的習俗,即男單女雙。因此,在天后宮,無論是臺階、瓦楞還是對聯(lián)字數(shù),統(tǒng)統(tǒng)都采用雙數(shù)。
在景區(qū)內(nèi)山上,還有大角山炮臺雄踞虎門西岸,與東莞的沙角炮臺隔江相望,扼守虎門水道出口,構(gòu)成虎門要塞的堅固防線。如今雖然已經(jīng)棄用,但是曾經(jīng)的彈痕殘壁,依稀可尋,這里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們學習的典范!
地址 : 廣州市南沙區(qū)天后路88號
十、沙灣古鎮(zhèn)
沙灣古鎮(zhèn),始建于南宋,是一個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小鎮(zhèn)。最初這里只是一個小漁村,從宋末開始,依靠便利的河道,這里逐漸興盛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商貿(mào)集散地。時至今日,這里依舊保留了許多嶺南風格的古建筑,被譽為是“ 嶺南民間建筑藝術(shù)博物館” 。
歷經(jīng)八百多年的沉淀,沙灣古鎮(zhèn)保留了大量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包括祠堂、廟宇等古建筑和商業(yè)、民居遺址等,主要有 留耕堂、文峰塔、 古鎮(zhèn)書齋、農(nóng)耕生活館、清水井、惠巖何公祠等古建筑,還有嶺南特色的石階石巷、 蠔殼墻和鑊耳屋 。
留耕堂是沙灣古鎮(zhèn)最大的一個祠堂,也是嶺南祠堂的典型代表,是沙灣何氏初世至五世祖先的始祖祠。宗祠始建于元代,經(jīng)元、明、清各朝多次擴建和重修,其建筑面積達到三千多平方米。留耕堂為中軸對稱的五開五進格式布局,是嶺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特別是這里的雕刻工藝運用得特別豐富,木雕、石雕、磚雕隨處可見,展演了嶺南建筑的最高工藝。
沙灣不僅物質(zhì)遺產(chǎn)豐富,還有保留了許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比如廣東音樂、飄色、龍獅、蘭花、飲食等民間藝術(shù)和民俗文化源遠流長、長盛不衰。歷史享譽中外的 “何氏三杰” (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作出了《雨打芭蕉》、《賽龍奪錦》等音樂名曲,對廣東音樂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沙灣因此成為廣東歷史上音樂最活躍地區(qū)之一。如今,古鎮(zhèn)留下了 三稔廳、 青蘿會館等與廣東音樂相關(guān)的名勝,體現(xiàn)了沙灣在廣東音樂發(fā)展中的地位與傳承。
除此之外,古鎮(zhèn)的景色也非常好,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特別是夜幕降臨的時候,一盞盞的紅燈籠在夜空中亮起,映照在水面上,給人一種家的感覺,特別溫馨。如果你在生活中到煩惱,如果你在工作感到疲憊,周末就可以來到這個寧靜的古鎮(zhèn),放空自己。
地址 : 廣州市番禺區(qū)沙灣街道大巷涌路64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