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雍正與女兒孽緣傳聞(雍正睡了自己的女兒是真的嗎)
導讀:雍正睡了自己的女兒是真的嗎(起底雍正與女兒孽緣傳聞)
愛新覺羅·胤禛,便是老少皆知的雍正皇帝。康、雍、乾三朝盛世,短不了他的一份功勞。但今天我們偏不講雍正的為政之道、治世之才,要講的卻是堂堂皇帝的“家事丑事”。
相對于南征北戰(zhàn)、東討西伐的歷史主流而言,仿佛家庭倫理、柴米油鹽般的秘聞野史更引人注目。這也怪不得人們低級趣味,總歸是家常里短,人之常情嘛!
今天書童便來講一講,史家、小說家所謂的“宮闈秘聞”——雍正皇帝與自己親生女兒的故事。
事情原委
早些年間,在雍正還是個貝勒阿哥的時候,曾奉康熙令前往河南地界查處私吞修河公款的貪污案子。
不料想,當時正值雨季,黃河水泛濫,大雨沖塌了堤壩,黃河水灌進了雍正所在的縣城。縣令也顧不得什么得罪不得罪的,立時就帶著家人、細軟跑了,把這位龍子龍孫、金枝玉葉的阿哥給丟在了“水簾洞”中。
雍正只顧著堅守城池,與百姓共同對抗大水,奈何凡人怎與天作對,大水剎那間便涌了進來。雍正與一眾百姓化作了魚鱉,淹死無數(shù)。若不是眾侍衛(wèi)拼命相救,把雍正從水里拉上了一個木頭柜子,恐怕中國歷史上又要少一位明君了!隨后幾天,大水不曾退去,雍正便在眾侍衛(wèi)的簇擁下,在一個木頭柜子上漂了幾天幾夜。
在水上漂著,又被水打濕了身子,雍正帝此時可真是饑寒交迫,又冷又餓。這位從小便嬌生慣養(yǎng)的皇子,哪受到了這般罪。不日,便活生生餓暈了過去。
等到雍正帝醒來,大水早已退了去,而自己也不是漂在水中。此刻經(jīng)過大水“洗禮”的雍正帝仿佛步入了溫柔鄉(xiāng),眼前“仙女”一般的農(nóng)家姑娘正在侍候他。原來,大水退去后,這戶人家碰上了落難的雍正,便發(fā)了善心,將“落湯雞”一般的雍正弄回了家里。又經(jīng)過一般細心照顧,雍正終于醒來。
雍正醒來后,身體還未曾恢復,體力尚弱,于是便沒有道破身份,準備在這家恢復一陣再走。
這家是地道的農(nóng)戶,家里有兩個女兒,一個叫小福,一個叫小祿,這兩個女孩子,卻又是雙胞胎。小福是姐姐,性格靦腆內(nèi)向,不愛說話;妹妹小祿,活潑開朗,擅長交際。正在恢復身體的雍正皇帝,便是由這位小祿來侍候的。
雍正與小祿兩人,正值青春年華,小祿妙齡少女,雍正又有一身雍貴氣質(zhì),一來一往,長時間待在一起,兩人便好了,不久,小祿便有了身孕。
雍正帝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宮里也來了人,要喚阿哥回去,便于小祿告別,讓小祿在這等他,雍正承諾會回來娶她。但事與愿違,小祿因未曾成親便有了身孕,犯了族規(guī),被族長活活燒死了!
族長對小祿行刑那日,雍正也在現(xiàn)場。他多想沖上去救她下來,可奈何天家身份,被一旁的侍衛(wèi)死死摁住,于是乎雍正便眼睜睜的看著自心愛的人被燒死。
再后來,康熙駕崩,雍正即位。為了處置大鬧靈堂的十四阿哥,雍正帝下令抄家。正是在這次普通得抄家行動中,雍正帝遇到了那個與當年小祿生的一模一樣得女子,問得姓名,喚作喬引娣。
雍正見到這位女子,與當年小祿仿佛一人,便如癡如醉,顧不得別人說閑話,便把喬引娣奪回了自己身邊。
自此,雍正帝便只寵幸此女子一人,真是集三千寵愛在一身!可日子長了,便遲早東窗事發(fā)。
原來,這個喬引娣正是當年小祿肚子里的孩子,也就是雍正的親生閨女!怪不得與小祿生的一模一樣。而當年被燒死的那個,則是小祿的親姐姐小福。想那可憐的小福,為了救下自己這個“傻”妹妹,悄悄的兩人掉了包。后來,便有了如今這荒唐事……
書童曰:清皇室后宮“糜爛”并不稀奇
首先需要明白,以上文章所述雍正“往事”屬野史、小說,在《清史稿》中并無記載(畢竟為尊者諱,即使有這種事,史官也不會寫)。
眾所周知,清朝統(tǒng)治者是滿族而非漢族,他們沒有那么多倫理綱常約束,在家庭倫理這方面也更為粗狂。自古以來,草原部族和一些游牧民族便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傳統(tǒng),也就是說,他們父親或者兄弟的女人是可以當做物品來繼承的。
再談回清宮,其實像這種男歡女愛的“雜亂”關系,在清王室中并不少見。像孝莊皇太后為了兒子的皇位下嫁給了多爾袞、順治帝帝因喜愛董鄂妃,董鄂妃死后便抑郁出家、康熙時太子允礽與康熙的鄭貴妃廝混、乾隆皇帝又與自己小舅子傅桓的老婆棠兒有染……等等,倘若按現(xiàn)在的倫理綱常來講,這些便都是“不三不四”。
可是,我們卻不能用當代的規(guī)矩規(guī)則去限制那時的倫理關系。畢竟幾百年過去了,孔孟那一套都飄散如煙了。再加上時間因素,民族風俗等種種原因的影響,現(xiàn)在與當時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雍正與喬引娣
“喬引娣”這一人物角色出自二月河所著《雍正皇帝》,而在正史《清史稿》中卻并沒有此人物的記載。
順著小說中的敘述來講,雍正的死因是與這個喬引娣脫不了關系的。小說中所寫,雍正皇帝是因與喬引娣之間的關系暴露,被悲痛至極的喬引娣所弒。
倘若小說中所敘述的這一說法為真(當然,可信度極低),那么便可以佐證喬引娣這一人物的真實性。那么,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呢?
《清世宗實錄》中記載,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染疾,二十二日仍舊照常辦公,卻在二十三日突然駕崩了。
雍正帝的死因也是不明不白,那么就不能排除其他死亡原因,例如上述,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或許真是為了“為尊者諱”“為親著諱”而作了掩飾,不過這些我們都不可知罷了。
結(jié)語
關于雍正帝與自己親生女兒之間是否有染,到文章最后,也沒搞清楚,實屬是我無能。但可以確定的是,一生勤儉的雍正皇帝,雖末了有了一絲敗筆,但毫不影響他的“勤勉皇帝”的好名聲,他也依然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明君、賢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愛自由,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5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