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獲獎名單(金棕櫚獲獎影片《我是布萊克》)
由 方應(yīng) 分享
時間:
瀏覽:0
2016年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獲獎名單,金棕櫚獲獎影片《我是布萊克》,小編帶你了解更多相關(guān)信息。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69th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由法國工業(yè)部和商業(yè)部共同舉辦的電影節(jié),于2016年5月11日至22日在法國戛納舉行。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共有1869部電影報名參賽,最終21部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
2016年5月22日,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閉幕式在戛納電影宮盧米埃爾廳舉行,為期12天的電影節(jié)正式落下帷幕。最終,肯·洛奇憑借《我是布萊克》獲得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克里斯蒂安·蒙吉、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分別憑借《畢業(yè)會考》和《私人采購員》獲得主競賽單元最佳導(dǎo)演獎;沙哈布·侯賽尼憑借《推銷員》獲得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杰克琳·喬斯憑借《羅莎媽媽》獲得主競賽單元最佳女演員獎。
2016年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 獲獎名單 | 國家/地區(qū) |
---|---|---|
主競賽單元(長片單元) | ||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肯·洛奇《我是布萊克》 | 英國 |
評審團(tuán)大獎 | 哈維爾·多蘭《只是世界盡頭》 | 加拿大 |
評審團(tuán)獎 | 安德里亞·阿諾德《美國甜心》 | 英國、美國 |
最佳導(dǎo)演獎 | 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yè)會考》 | 羅馬尼亞 |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采購員》 | 法國 | |
最佳編劇獎 | 阿斯哈·法哈蒂《推銷員》 | 伊朗、法國 |
最佳男演員獎 | 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 伊朗、法國 |
最佳女演員獎 | 杰克琳·喬斯 《羅莎媽媽》 | 菲律賓 |
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獎 | 克里夫·馬蒂涅茲《霓虹惡魔》 | 法國、丹麥、美國 |
Vulcan技術(shù)獎 | 柳成熙《小姐》 | 韓國 |
國際影評人費(fèi)比西獎 | 瑪倫·阿德《托尼·厄德曼》 | 德國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哈維爾·多蘭《只是世界盡頭》 | 加拿大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 | 肯·洛奇《我是布萊克》 | 英國 |
安德里亞·阿諾德《美國甜心》 | 英國、美國 | |
一種關(guān)注單元 | ||
最佳影片一種關(guān)注大獎 | 尤霍·庫奧斯曼恩《奧利最開心的一天》 | 芬蘭、瑞典、德國 |
評審團(tuán)特別獎 | 邁克爾·度德威特《紅海龜》 | 法國、日本 |
評審團(tuán)獎 | 深田晃司《臨淵而立》 | 日本 |
最佳導(dǎo)演獎 | 馬特·羅斯《神奇隊長》 | 美國 |
最佳編劇獎 | 戴菲琳·考林、穆里爾·考林《大開眼界》 | 法國、希臘 |
國際影評人費(fèi)比西獎 | 博格丹·米里察《群狗》 | 羅馬尼亞、法國、保加利亞、卡塔爾 |
法蘭索·瓦夏萊獎 |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門徒》 | 俄羅斯 |
短片單元 | ||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 | 胡安霍·希門尼斯《時間代碼》 | 西班牙 |
評審團(tuán)特別獎 | Jo?o Paulo Miranda Maria《與魔鬼共舞的女孩》 | 巴西 |
電影基石獎單元 | ||
一等獎 | Or Sinai《安娜》 | 以色列 |
二等獎 | Hamid Ahmadi《山丘上》 | 英國 |
三等獎 | Nadja Andrasev《舔舐之聲》 | 匈牙利 |
邁克爾·拉瓦爾卡《罪可能》 | 委內(nèi)瑞拉 | |
金攝影機(jī)獎單元(處女作單元) | ||
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jī)獎 | 尤達(dá)·本亞明娜《女神們》 | 法國、卡塔爾 |
平行競賽單元
獎項名稱 | 片名 | 國家/地區(qū) |
---|---|---|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長片) | ||
最佳影片獎 | 奧利維爾·拉克謝《含羞草》 | 西班牙、摩洛哥、法國、卡塔爾 |
法國電視四臺視覺獎 | Mehmet Can Merto?lu《家庭相冊》 | 土耳其、法國、羅馬尼亞 |
發(fā)行支持獎 | 阿薩夫·坡倫斯基《一周和一天》 | 以色列 |
最佳編劇獎 | 周戴維《鉆石島》 | 西班牙、摩洛哥、法國、卡塔爾 |
費(fèi)比西獎 | 朱利亞·迪庫諾《生吃》 | 法國、意大利、比利時 |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短片) | ||
短片發(fā)現(xiàn)獎 | Wregas Bhanuteja《鷦鶯》 | 印度尼西亞 |
Canal+電視臺獎 | 安托萬·代·巴里《領(lǐng)袖的誕生》 | 法國 |
導(dǎo)演雙周單元(長片) | ||
最佳影片藝術(shù)電影獎 | 沙赫巴努·薩達(dá)《狼和羊》 | 丹麥、法國、瑞典、阿富汗 |
最佳編劇獎 | 索爾維赫·安斯帕克、冉-盧克·蓋特《水中效應(yīng)》 | 法國、冰島 |
最佳編劇特別獎 | 亞辛·侯伊卡、羅曼·康寧、馬利克·魯謀《女神們》 | 法國、卡塔爾 |
歐洲電影獎 | 薩沙·沃爾夫《一心逐夢》 | 法國 |
金馬車獎/榮譽(yù)金棕櫚獎 | 讓-皮埃爾·利奧德 | 法國 |
導(dǎo)演雙周單元(短片) | ||
Illy獎 | Romane Gueret、Lise Akoka《皇室狩獵》 | 法國 |
Illy特別獎 | Miroslav Sikavica《野獸》 | 克羅地亞 |
紀(jì)錄片單元 | ||
最佳紀(jì)錄片金眼睛獎 | Eryk Rocha《巴西新浪潮》 | 巴西 |
評審團(tuán)特別獎 | Shirley Abraham、Amit Madheshiya《流動電影院》 | 印度 |
酷兒金棕櫚獎單元(LGBTQAI+影片單元) | ||
最佳影片酷兒金棕櫚獎 | 塞巴斯蒂安·利夫施茲《泰雷茲的生活》 | 法國 |
最佳酷兒短片 | Anna Cazenave Cambet《Gabber Lover》 | 法國 |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8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