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鹿角和鹿腿預習(三年級是分水嶺)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起為大家?guī)砹巳昙壣蟽缘恼n文、字詞重點講解。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在這個階段孩子兩極分化基本上已經(jīng)定型,希望能夠帶領大家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讓孩子在小學階段輕松學習語文。同時星凝老師也推出了視頻練習題同步講解,大家可以關注我之后去主頁—專欄去查找。
1.識字。
家長朋友們可以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借助課文插圖認識“鳳尾竹”,再識記“鳳”字fèng,后鼻音。
“艷”字yàn前鼻音,可在詞語“鮮艷”中理解,并將“鮮艷”與下文的“絢麗多彩”相聯(lián)系;
“壩”bà字,防止讀右半邊而誤讀可以由表示平坦場地的“坪壩”,拓展到攔截水的設施“水壩”“堤壩”等。
“揚”yáng“摔”shuāi等形聲字,可以利用形旁表義左形右聲的特點進行歸類識記。
2.寫字。
進入三年級以后,家長們要鼓勵學生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基本筆畫、基本結構的書寫方法,進行獨立的漢字書寫練習,提高寫字的效率。
要強化學生歸類觀察和書寫的意識。可以先出示同結構的字,分析它們在書寫上的異同點,幫助學生養(yǎng)成分析字形、歸類書寫的習慣,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提高書寫質量。
比如,本課要寫的字,可以這樣分類:
左右同寬(艷、靜)、
左窄右寬(絨、球、漢、服、扮、讀、停、粗)
左寬右窄(影)、
上下結構(晨、裝)
通過分類出示,先讓學生自主觀察。
在這一課中要加強對個別難寫字的指導。應注意指導容易寫錯的筆畫,比如:
“絨”的右邊部分斜鉤上有一撇,
“服”的第五筆是橫折鉤。
還要注意筆畫的穿插,如“絨”“勢”“讀”“粗”,要關注右邊部分的筆畫穿插到左邊部分的位置,使左右部分結構緊湊。
二、課文學習
本文是從低年級進入中年級語文學習的第一篇課文,需要把握合宜的教學要求,自然銜接,平穩(wěn)過渡??梢宰寣W生在初讀課文時學習生字,初步感知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然后充分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在互相交流的基礎上,理解詞句的意思,進一步感受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最后用自己的話表達對這所學校的印象,并借助提示,說一說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本文描寫了一所邊疆小學歡樂祥和的校園生活,體現(xiàn)了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古老的銅鐘,潔白的墻,還有搖曳的鳳尾竹,是那么美麗。小學生來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學習生活,是那么團結。他們上課認真讀書,下課盡情玩耍,小動物的出現(xiàn)增添了趣味。
課文共4個自然段,段落分明,層次清晰。第一自然段寫了學生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
課文表達豐富,有許多有新鮮感的詞句。如“坪壩”“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鳳尾竹的影子”等詞句,表現(xiàn)出比較新鮮的邊疆風貌;“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稱學生會比較陌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別運用了“從……從……從……”和“向……向……向……”這樣的反復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感。
從……從……從……:從清晨到黃昏,從清醒到入夢,從孩提到衰老,我們在歲月和時間的洪流中不斷成長。
向……向……向……:小麻雀向黃鶯學唱歌,向老鷹學飛翔,向孔雀學跳舞,三心二意,什么也沒學會。
第二、第三自然段寫了上課時和下課后的情景,既描寫了學生學習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動物的活動進行襯托,展現(xiàn)出校園的靜和動。
第三自然段以樹枝、鳥兒、蝴蝶、猴子的狀態(tài)來表現(xiàn)窗外的安靜,襯托出學生上課時的專心,這樣的表達既與課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較特別。
第四自然段以贊美的文字點題,以景物的描寫結尾,意味深長。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學生正在讀書。教室外,大青樹上掛著古老的銅鐘,兩只調皮的猴子正好奇地聽著小學生的朗讀。植物、動物、小學生,構成了和諧美麗的畫面,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三、課后練習題
對課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后,可以讓學生說說這所學校有哪些特別的地方。需要學生表達有別于整體感知時零散地提取信息,也不同于局部學習時的感受,而要比較整地說出學校的特別之處。
可以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按課文寫的“上學路上”“上課時”“下課時”的先后順序說一說;也可以借助板書,從“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學校中的景物”“同學們上學的情景”幾方面說一說。介紹景物的時候,還要說一說自己感受到的特別之處。
課后第三題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的內容,借助提示,口頭描述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梢韵茸寣W生了解學校各個地方的特點,比如,教室是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操場是活動的場所,也是學生向往的地方;圖書室里藏著智慧,安靜又溫馨……接著,讓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特別感興趣的場景進行觀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去看看這個地方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同學們在干什么;再借助泡泡中的提示“上課的時候……”“放學了……”。
以“教室里”為例指導學生說話,說出教室里不同時間同學所做的不同事情;然后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選擇的場景。要鼓勵學生打開思路,除了泡泡中提示的,還可以說其他的時間,如“早晨”“下課了”“中午”,說的時候可以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詞句和自己平時積累的詞句。
本節(jié)課內容,分享到此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5顆星好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9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