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福建必點的6道經(jīng)典美食:佛跳墻、七星魚丸位列前兩名
去福建必點的6道經(jīng)典美食:佛跳墻、七星魚丸位列前兩名,小編帶你了解更多相關(guān)信息。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鄭和下西洋”的始發(fā)站。福建沿海,平原眾多,有著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這里有風(fēng)景美如畫的廈門鼓浪嶼,有壯觀靚麗的古樓建筑,更有極具特色的“閩南菜系”。那你知道福建傳統(tǒng)美食有哪些?現(xiàn)在小編在這里為大家推薦去福建必點的6道經(jīng)典美食:佛跳墻、七星魚丸位列前兩名,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看一看吧。
第一道:佛跳墻
佛跳墻這道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bai]它的名氣早已傳遍大江南北了,也是國宴上的一道特色名菜。這佛跳墻還有另外一個極具好彩頭的名字,叫做“福壽全”。佛跳墻可謂是集萬物精華于一身,制作這一道菜的原材料更是多種多樣,有鮑魚海參,有墨魚瑤柱,有花菇杏鮑菇,還有蹄筋魚唇等。佛跳墻經(jīng)過文火熬制之后,湯的色澤光亮,嘗起來口感軟嫩鮮香,膠質(zhì)粘膩,富有層次。
第二道:七星魚丸
福州的這道特色魚丸之所以稱為“七星魚丸”,是由于它煮熟之后浮于湯面,宛若天上繁星點點。七星魚丸的原材料以新鮮的魚肉泥,豬瘦肉泥為主,經(jīng)過同方向的攪打,打出來的魚丸顏色潔白如云,口感爽滑、彈性十足。
七星魚丸內(nèi)里“暗藏玄坤”,內(nèi)餡是美味且富有汁水的五花肉。用七星魚丸來做一碗簡簡單單卻又不失風(fēng)味的特色傳統(tǒng)魚丸湯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第三道:沙茶面
沙茶面顧名思義就是在熱騰騰的堿水面條上淋上咸鮮甜辣的沙茶湯,再蓋上新鮮可口的配料。沙茶面的點睛之筆就在于這勺湯頭——沙茶湯,沙茶湯是用沙茶醬、芝麻將、花生醬按照一定比例搭配爆香煮沸得來的。
一碗好的沙茶面,不論是搭配鮑魚龍蝦還是搭配豆腐魚丸,吃起來都別有一番風(fēng)味。口感爽滑,面有嚼勁,湯頭鮮辣,配料多彩,是一碗福建沙茶面最地道、最基本的特色。
第四道:土筍凍
這土筍凍的制作原料真是讓人大吃一驚,[bai]既不是春季的綠竹筍,也不是冬季的毛竹筍,而是一個個形似蚯蚓,叫做土筍蟲的棕黑色小蟲子!土筍蟲雖然外觀恐怖,但經(jīng)過熬煮冷凍之后形成的土筍凍,晶瑩剔透、口感滑嫩、膠原豐富。將土筍凍蘸上醬油、蒜蓉就能將其中的鮮美激發(fā)到極致,嘗過一次就讓人流連忘返。
第五道: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福建的一道地方傳統(tǒng)特色名菜,來自福建福鼎。福鼎肉片的整個制作過程都是手工制作,用木槌敲打的方式將豬后腿肉打成肉泥,用雙手揉搓成肉糊,冰水?dāng)嚢枞啻?,整個過程費時費力,但煮出來的肉片顏色粉白、肉質(zhì)彈嫩。
福鼎肉片的湯水也“頗有玄機(jī)”,既辣又酸,辣味來自當(dāng)?shù)亍耙活w頂八碗辣”的黃辣椒,酸味就來自當(dāng)?shù)氐蔫蠘s醋,辣味直沖腦門,但又酸香十足,這就是福鼎肉片的魅力所在了吧!
第六道:肉燕
肉燕外觀形似江蘇的餛飩、粵菜的云吞,但又與這兩者大不相同。不同的關(guān)鍵在于肉燕的皮是用番薯粉和精肉混合做成的,用肉皮包裹肉餡,但卻晶瑩剔透又不油膩。肉燕皮薄如蟬翼,肉燕餡美味爽口,屬實是味覺上的雙重享受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9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