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貯藏保鮮方法有哪些(食用菌菌絲萎縮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食用菌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食用菌的品種有非常多。而不管是哪種食用菌我們都需要做好貯藏工作。貯藏能夠保持食用菌的優(yōu)良種性,延長食用菌的使用年限。因此食用菌的貯藏保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的貯藏保鮮方法有哪些?現在食用菌栽培技術并不難,但是每一步都要嚴格要求,一定有疏漏的地方就會出現雜菌、病害以及菌絲萎縮現象,這對食用菌栽培是極為致命的,嚴重影響到種植戶的經濟收入。那么造成食用菌菌絲萎縮是什么原因呢?該怎么防治呢?
食用菌的貯藏保鮮方法
1、井底低溫貯藏
井底低溫貯藏是我國貯藏食用菌最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對于自家有水井的朋友們來說是可以選擇的一種方法。首先我們要將需要用于貯藏的試管食用菌母種,用消毒無菌的橡皮塞涂抹適量的石蠟將其封閉嚴實。然后再將其放到封閉的廣口瓶或者是不漏水的塑料袋當中將其扎緊。然后再放到井底進行貯藏,正常情況下是可以貯藏3-4個月的。
2、石蠟封口貯藏
石蠟封口貯藏也是常用的一種食用菌貯藏方法。首先我們需要將無菌的蠟紙裁剪成7厘米左右的見方,然后再將其放到酒精中浸泡一分鐘左右。然后將需要貯藏的試管種管口放在酒精燈上方進行旋轉滅菌。再將蠟紙取出,將管口扎緊。然后將管口放到融化的石蠟當中,用蠟紙將其緊緊包裹,避免漏氣。等到石蠟冷卻之后,將其放到冰箱中保存即可。
3、玻璃紙封口貯藏
玻璃紙封口貯藏首先需要配制好封口劑,用明膠、硫酸銅、美藍等物品放到熱水中進行溶解混合在一起。然后將長滿母種的試管種棉塞拔除,將管口朝下,用封口劑封住。再將玻璃紙放入到就進行浸泡,然后貼住管口,用石蠟將其溶封。在室溫的環(huán)境下,這種貯藏方法最少可最長8個月左右,還能夠避免病菌害蟲的污染。
4、廄肥貯藏
廄肥貯藏非常適合用于雙孢菇等草腐菌類的貯藏。首先應將腐熟的牛糞等對方曬干打碎,然后用過篩網進行過篩,加入適量的水進行調濕,將其放入到試管當中,深度保持在一半左右。再進行滅菌工作,保證無菌之后接種。當菌絲長滿之后,放在三度左右的環(huán)境下進行貯藏,其貯藏時間是非常長的,而且其生產性狀也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
食用菌菌絲萎縮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高溫燒菌
食用菌在種植過程中溫度過高,外加培養(yǎng)料比較厚,在發(fā)酵后料溫還沒有穩(wěn)定且下降,這時就直接接種菌絲,那么極有可能會造成菌絲萎縮。
防治方法:在食用菌種植期要盡量錯開高溫期,將料溫最好控制在25度以下,一旦出現高溫引起菌絲萎縮現象,要立即翻堆通風,然后重新調節(jié)培養(yǎng)料的濕度,再次播種,確保菌絲生長順利。
2、氨氣超標
在培養(yǎng)料建堆是,很多加大了氮肥的施用量,或者是在發(fā)酵后期才加入了氮肥,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培養(yǎng)料里面存在大大量的氨氣,在接種后就會造成菌絲萎縮。
防治方法:在食用菌栽培過程中,在建堆時要適量鍵入化肥尿素等,這樣能避免后期出現氨氣,如果已經發(fā)現培養(yǎng)料中有氨氣了,那么需要及時打開通風口,同時用甲醛進行翻料,等到沒有氨氣了后,再播種。
3、培養(yǎng)料過干或過濕
培養(yǎng)料過干也是會導致菌絲萎縮的,外加氣候干旱,在菌絲萌發(fā)后吃料比較緩慢,時間一長就會萎縮。另外培養(yǎng)料水分過多,覆蓋土壤時遇高溫天氣,也會造成菌絲氧氣不足,出現萎縮現象。
防治方法:過干時可以蓋一層比較濕的稻草,一般用石灰水浸泡即可,播種后遇干燥天氣,可以在三天后關閉門窗。水分過多要注意控制,尤其是在堆料,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如果翻堆是發(fā)現水分含量過高,要立即攤平晾曬。
4、菌種質量不過關
在購買菌種已經發(fā)熱了,菌種的活力自然就會下降,也有可能時購買菌種后沒有及時栽種,只是菌種老化,自然生長比較緩慢。所以長勢比較弱。
防治方法:在選擇菌種極為重要,盡量選擇適宜的培養(yǎng)料培育菌種,最好是萌發(fā)能力好、菌絲粗壯的品種。在購買菌種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溫度比較高的時候,也不要選用已經老化了的菌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9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