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項羽簡歷個人資料和生平事跡)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西楚下相(今江蘇宿遷)人,西楚霸王,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西楚下相(今江蘇宿遷)人,西楚霸王,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 的代表人物。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后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于巨鹿之戰(zhàn)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
秦亡后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后與劉邦展開了數(shù)年的“楚漢之爭”。
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戰(zhàn)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lián)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后,自刎而死。
自從秦王嬴政登上歷史舞臺,七國爭雄的局面迅速走向終結。在這股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下,身為楚國貴族的項羽,成了亡國流民。
這場重大變故到來時,他還只是個孩子。他的祖父項燕是楚國軍隊的統(tǒng)帥,被秦軍打敗后,自殺殉國。亡國滅家之恨從此深深地扎根在項羽的心里。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千古不易之理。
項羽巨鹿之戰(zhàn),彭城之戰(zhàn),以少勝多,且都是以幾萬兵力勝數(shù)十萬兵力。
楚軍在項羽的帶領下,士氣悍勇,所向披靡,令各路兵馬聞風喪膽,紛紛歸順。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其悍勇無人能敵,尚武能戰(zhàn),不屑于用計謀取。
有人建議他坑殺會暴動的秦軍,二十萬說殺就殺了。他攻入關中,火燒咸陽阿房宮,甚至屠城,但武力的鎮(zhèn)壓是得不到民心的。
然而他鴻門宴卻心軟放走了劉邦,所謂心軟就是不恥這種做法,他寧愿單挑,單挑劉邦也打不過項羽。
在垓下被圍,部下說要去刺殺韓信和彭越,他不準許這種小人行徑,光明磊落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項羽巨鹿之戰(zhàn)年僅二十六歲,到垓下之圍自刎也不過三十而已。
是誰巨鹿踏破了秦關,千里兵戈血染。
終究也不過是煙消云散。
破釜沉舟、作壁上觀、衣錦夜行、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別姬,以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和“無顏見江東父老”,這些成語典故,已經(jīng)將霸王的悲劇演繹的淋漓盡致。
歷史中的人物也在不同的時期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當西楚霸王項羽登上中功伐,自大虛榮,做事缺乏原則性,優(yōu)柔寡斷,缺乏遠見,謀事不深,迂腐呆板,兇狠殘暴,濫殺無辜。
這樣的性格使他成了孤家寡人,破壞了他的優(yōu)勢,以至于在烏江自刎,最終釀成了歷史悲劇。
其實,霸王的悲劇,從小就注定了。因為,項羽的性格注定了他只能是一個激情悲壯的英雄。
他自矜功伐,自大虛榮;做事缺乏原則性,過分仁慈軟弱;缺乏遠見,謀事不深,正是由于這樣的性格,使他失去了天下。
不過,項羽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項羽以前的時代,是一個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貴族的時代。
高貴感和英雄氣質(zhì),是那個時代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以虎和豹為象征的。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犬和羊。
項羽之死,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連李清照,也只能以詞寄英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life/108407.html
上一篇:牛肋條肉是牛的哪個部位的肉
下一篇:耐克和阿迪達斯哪個好檔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