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的主人公是誰(對牛彈琴的故事及道理)
對牛彈琴
【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意思】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近義詞】對牛鼓簧、白費口舌
【反義詞】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故事】
戰(zhàn)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yōu)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都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nèi)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著琴到郊外彈奏。
有一次,他來到郊外,春風(fēng)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著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的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里卻無動于衷,仍然一個勁地低頭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diào),彈彈小曲,可是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yīng),繼續(xù)悠閑地吃草。
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lǐng),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
最后,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于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
最后,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著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沒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不看對象,或?qū)τ薮赖娜酥v深奧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每天學(xué)習(xí)一個成語,通讀歷史文化故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zé)聲明】發(fā)布者:方應(yīng),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6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