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gdp100強排名名單(上海gdp以44653億居榜首)
2022年我國大陸地區(qū)主要城市GDP數(shù)據(jù)基本已經(jīng)全部出爐,上海以44653億元雄踞第一,江西上饒億3310元排名第100,第一名與*一名相差13.5倍。從具體排名看,哪些城市排名上升?哪些城市呈現(xiàn)下滑?
近日,全國各地已陸續(xù)對外發(fā)布2022年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備受關注的2022年中國內地GDP百強城市榜單正式出爐。
與2021年相比,百強榜單門檻提高了226.88億元。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壓力下,2022年取得這樣的成績,足以彰顯我國的經(jīng)濟“韌性”。
百強榜單中,山東共有11市入選,與去年數(shù)量持平,分別是青島、濟南、煙臺、濰坊、臨沂、濟寧、淄博、菏澤、德州、東營、威海。
2022年中國GDP百強城市榜單和其它百強城市不一樣的是,這個是根據(jù)官方發(fā)布的經(jīng)濟數(shù)據(jù)進行排名地位,是十分客觀的,不帶有主觀的個人色彩,即使想帶也不可能。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城市還是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但中西部地區(qū)城市的比例也在明顯提高,東北地區(qū)入圍的還是四大副省級城市。
鄭州遠超合肥。鄭州,地處河南省中北部,黃河中、下游分界處,全市總面積為7567平方公里,在2022年的GDP為12935億元,是遠超合肥的12013億元,優(yōu)勢足足有922億元。合肥是自從加入長三角之后,就發(fā)展迅速,并且搶占先機的布局了半導體、顯示面板、新能源等新興產(chǎn)業(yè)。
在過去十年,合肥被譽為“黑馬城市”,GDP總量在2013年僅僅4696.01億元,那么面對合肥這樣的國內重要城市,鄭州是如何做到遠超,差距足有近千億的。鄭州最大的發(fā)展優(yōu)勢還是在于擁有河南這個近1個億人口的大省做后盾,在2016年12月,在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的《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十三五”規(guī)劃》中,就有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可以說鄭州還有國家層面的支持。
南寧第56。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可以說是南寧“恥辱”的一年,南寧市的經(jīng)濟增速僅有1.9%,處于一個停滯狀態(tài),而經(jīng)濟發(fā)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2022年南寧在全國的站位下跌了5個名次,位居第56。在未來發(fā)展中,南寧市將依托新能源汽車、高端鋁、生物醫(yī)藥、裝備制造等新興產(chǎn)業(yè),勢必會打個“翻身仗”。
呼和浩特第98。內蒙古這幾年憑借資源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的快速回暖,在2022年GDP名義增速為9.42%,處于全國前列。此時,作為首府城市的呼和浩特卻在國內的GDP總量排名中,出現(xiàn)位次的上升,還是以3329億元處于第98,百強城市門檻的尷尬位置。
在前34名中,有19個城市維持排名不變,15個城市有所變化。在10強城市中,共有4個城市排名變化,分別是重慶超越廣州上升到第4位,廣州下降一位;武漢超越杭州上升一位,杭州相應下滑一位。
在前20名爭奪中,福建雙子星福州與泉州雙雙上升兩位,一同晉級為全國20強城市,濟南、合肥則對應各自下滑兩位,合肥暫時跌出前20強名單。
20名以外,西安超越南通與東莞,排名進一步*近前20強,有望成為第5個晉級為20強的北方城市。南通、東莞則各自下滑一位。
在前30強的爭奪中,廈門連升3位,已經(jīng)來到第31名,而沈陽、昆明則各自后退一位,離前30強又遠了一步。浙江紹興則連進2位,排名來到全國第34位,也是前30強的有力競爭者。
35-67名排位城市中,上升最快的是內蒙古的鄂爾多斯,2021年排名全國第57位,而一年后連升8位,再次重回全國GDP50強。其次是福建城市漳州,排名上升6位,也成功躋身全國50強行列。
排名上升超過2位的還有陜西榆林、江西贛州、湖北襄陽、江西南昌、河北石家莊、湖北宜昌。其中榆林GDP突破6000億元,超越洛陽,登頂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名。襄陽也同時超越洛陽,成為中部非省會的領頭羊。江西的兩個城市南昌與贛州進步明顯,南昌突破700億元,來到全國第36位;贛州則是突破4500億元,排名上升3位,超過了蕪湖、遵義等主要競爭對手。
從下滑城市情況看,東北兩大城市長春與哈爾濱下滑最多,長春全國排名從第33名下滑到第40名,相繼被南昌、石家莊等省會城市超越;哈爾濱也從第48名跌出全國前50強,被漳州、鄂爾多斯、宜昌等三線城市超越。另外,廣西南寧也從第51位下滑到第56位,距離全國前50強又遠了幾步。
此外,山東的濟寧、浙江的金華、河南洛陽、山東臨沂下滑都超過了2位,洛陽更是從中西部非省會第一下滑到了第3名,未來幾年有跌出全國50強的風險。濟寧、金華等城市也在50強城市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68-100名城市中,排名上升最多的是內蒙古的包頭,全國排名從第92位大幅躍升到第81位,一舉超越中山、湛江、許昌、綿陽等諸多城市,是100強城市中提升幅度最高的城市。云南的曲靖排名上升幅度僅次于包頭,從全國第88位提升到第78位,也超越了保定、江門、德州等主要對手。
排名上升較多的還有四川綿陽、福建寧德、江西上饒、江西宜春、福建龍巖等城市。其中江西上饒排名上升5位,一舉挺進全國100強。綿陽則是連續(xù)超越中山、東營、周口等城市,排名來到全國第84位,上升勢頭兇猛。
排名下滑最多的城市是山東威海,作為山東省內唯一負增長的城市,威海排名從全國第86位快速下滑到第96位,有跌出全國100強的可能。其次是河北廊坊,受到環(huán)京樓市的較大影響,近幾年經(jīng)濟增速不太理想,排名下滑8位,也有跌出全國100強的風險。
此外,河北保定、河南許昌、廣東中山、河南周口、甘肅蘭州等城市下滑也比較明顯。其中蘭州作為省會城市,最新排名已經(jīng)下降到全國第97位,被宜春、宜賓等中西部三線城市超越,未來兩年也可能會跌出全國100強城市。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或用戶投稿。涉及到的言論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閱讀前請查看【免責聲明】發(fā)布者:方應,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處理。本文鏈接:http://www.gdyuanyu.cn/tougao/98969.html